•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8-27 09:50:11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越发突出。江苏无锡新区旺庄街道推广养老跳出传统思维,遵循“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重度残疾养老政府托底,给不堪重负的家庭“减负”;居家养老服务交给专业机构,让老人畅享“老年俱乐部”;整合资源,实现老人吃饭“我的饭菜我做主”。这种新的养老思路,让养老“无盲区”,逐渐赢得政府、老人、家庭的三方共赢。
         
        重度残疾养老政府“托底”:让贫寒家庭“解脱”
         
        2014年6月,江苏无锡首个街道级重度残疾人托养园在旺庄养老院正式运作,院长许峰介绍,托养园投入达30多万元,主要为本街道户籍、年满60周岁的低保及低收入重度残疾居民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集中托养服务,解决困扰低收入家庭重度残疾老人的照料问题。托养园按1比3配备医护人员,比普通养老护理人员多一倍。
         
        1个多月前,80多岁的杨阿婆被家人送到托养园。杨阿婆在家长期卧床不起,被送来时,神志不清,身上还有褥疮。杨阿婆的女儿为了照顾老人,一直未能外出工作,日子过得很紧,加上没有学过专门护理知识,遇到问题未能及时处理。现在杨阿婆专门由护工小黄照顾,“老人粥吃不进去,我们会把粥打成米糊,一点点喂。为了防止褥疮,我们1-2小时就帮老人翻身。”现在, 杨阿婆不仅能讲话,而且能分清家里人。女儿彻底安心了,接下来她打算出去找一份工作,多赚点钱,让本就贫寒的家庭多一份收入。
         
        据了解,入院托养费每人每月1920元,街道补贴每人600元,个人自付1320元。对此,低保收入家庭能够承担吗?民政科曹国清算了一笔账:“进入托养园的低保户老人都有低保补贴,加上重度残疾人补贴,以及失地补贴、养老补贴等,老人每月收入有1700多元,算下来,老人来托养园,每月还能有400多元盈余,经济上不会增加低收入家庭负担。”
         
        居家养老交给专业机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旺庄还有一种另类的“社区养老模式”。新光社区有一家养老中心,老人们齐聚一堂集体诵读《弟子规》,随后,在老师指导下一起做保健操。做完操,老人们分头行动,汤阿姨躺在温疗室的床上,由护理人员帮着做艾灸。唐老伯留在隔壁的“足吧”内用高科技理疗设备做起足底按摩……这里,俨然一座“老年俱乐部”。
         
        街道民政科负责人陈岳娣介绍,传统的社区养老中心一般由社工负责管理,每天下午给老人开门,老人在活动场地打打牌,看看报纸,等老人们散了,再打扫一下锁个门而已。这次,旺庄尝试由政府购买专业化品牌服务,保障养老服务质量。“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更放心,更受欢迎。”目前,中心有10名专职养老护理员,不少还是85后,持证上岗的年轻面孔,用护理技能和开朗性格为老人们带来欢乐。

    关键词:模式产业社区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