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8-25 22:49:33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保险】截至6月底,太平养老、平安养老、国寿养老、长江养老、泰康养老等五家专业养老险公司年金缴费规模总计306亿元,受托管理资产总计2804亿元,投资管理资产总计2453亿元。尽管管理资产以千亿计,但养老险公司多年来还是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近日发布的保险“国十条”释放了养老保险方面的利好消息。但实际上养老险公司仍面临内忧外患的行业性问题:“以团险养年金”的策略虽然能保持微利,但发展后劲不足,亟待接地气的政策强力推动。
        

        “保险养年金”模式推动盈利
         
        8月20日,平安发布2014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安养老险公司实现净利润5.4亿元,同比增长28.9%;企业年金累计缴费为102亿元。
         
        截至6月30日,平安养老受托管理资产规模为816亿元,投资管理资产规模为894亿元。年金缴费、受托资产、投资资产三项指标均在国内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中保持领先。
         
        目前市场上有平安养老、国寿养老、太平养老、泰康养老、长江养老等五家专业养老险公司,其中平安养老2004年成立,2010年率先实现盈利,之后每年净利润逐步上升,2010年至2013年每年净利润分别为1.62亿元、1.99亿元、2.9亿元、3.83亿元。
         
        而同时期其他养老险公司多处于亏损状态,例如正在进行“三年再造”的太平养老,2009年至2012年的净利亏损分别为1.53亿元、1.72亿元、1.6亿元和1亿元,2013年终于扭亏为盈,当年净利润194万元。
         
        但实现盈利不能使养老险公司高枕无忧。反观平安养老的利润组成,其盈利都是由保险业务贡献,而企业年金仍然处于亏损的状态。
         
        例如平安养老保费贡献前五的产品多为团险业务,主要是团险业务中的团体医疗险和意外险,而其年金业务多年来持续亏损。
         
        企业年金为何亏损?买家不多、管理费低是难以扭亏的原因所在。目前,除了长江养老业务模式为企业年金之外,平安养老、太平养老、泰康养老均依靠团险业务支持年金业务的发展。
         
        团险与年金合于一家,以团险养年金,似乎是权宜之计。从目前来看,“团险养年金”是专业养老险公司保持微利的主要策略,但是这一方法亦有隐忧。由于年金业务亏损、团险业务利润较薄,养老险公司盈利比其他类型保险公司盈利更加困难。
         
        亟待接地气政策强力推动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太平养老、平安养老、国寿养老、长江养老、泰康养老企业年金缴费规模总计306亿元,受托管理资产总计2804亿元,投资管理资产总计2453亿元, 尽管管理资产以千亿计,但养老险公司多年来还是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业内人士认为政策缺失对企业年金的影响非常大:“企业年金进入了渐进期,发展的困局根源之一就是国家推动企业年金的一些政策出台较为迟缓。”
         
        2008年以前企业年金单位缴费部分的税优政策是在税前抵扣8.33%左右,到2008年下降到4%,这一改变使得各委托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缴费积极性下降。尽管2009年税优提高到5%,但与最初的8.33%仍有差距。
         
        2013年4月,人社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继下发了《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和《关于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23号文”和“24号文”),两份文件内容一是放开年金的投资范围,年金能够参与债权计划、银行理财、信托以及特定资产管理计划;二是放宽了年金的投资比例,例如将固定收益投资比例从之前的95%提升到了135%。
         
        而最近发布的保险“国十条”则提出:“积极探索推进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各类养老、医疗保险经办服务,提升社会管理效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商业养老健康保障计划,支持保险机构大力拓展企业年金等业务”“落实和完善企业为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23号文、24号文刺激了年金市场发展。以平安养老为例,23号文、24号文出台后,年金规模1亿元以下组合,已经有70%以上的客户参与了养老金产品的投资。该公司固收型养老金产品,年化收益已经接近12%,混合型养老金产品年化收益也超过10%。“年金市场还是需要非常强的政策推动。”一家专业养老险公司中层表示。
         
        专业养老公司也开始寻求其他业务增长点。据了解,平安养老在资产管理方面将有进一步动作,该公司2013年12月获得资产管理牌照,2014年7月投资运营风控平台的进一步完善,这意味着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展,其资产管理将从单一年金产品投资扩展到养老资产投资管理。“未来,公司的业务将延伸到更广阔的养老资产领域。”平安养老对编者表示。
         
        平安养老透露,年金业务将在2014年实现盈利,收入与利润将有较大提升。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平安养老公司的年金新增缴费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为新建年金市场规模整体下降,以及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出台引发部分企业暂缓缴费、个人缴费比例下调等因素影响。
         
        但是上半年的努力将会为下半年添色,2014年上半年,平安养老陆续中标多家大型企业的受托资格,“这些项目尚在计划启动阶段,其新增缴费将在下半年陆续进入。”平安养老相关人员说。

    关键词:盈利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