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8-23 17:49:1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北京市城市特困人员供养办法》昨天颁布。自9月1日起,本市“三无”人员由政府供养。供养内容不仅包括居住、养老、看病、上学,每月还要给零花钱。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城镇居民平均生活水平”。
         
        办法中的“城市特困人员”是指,持有本市非农业户籍的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城市“三无”人员,但同时,其家庭财产状况应符合本市“社会救助”的有关规定。从今年9月1日起,作为城市生活特别困难的人员,这些人由政府给予“特困人员供养”。
         
        各区县政府需为特困市民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具体包括: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供给粮油、副食品、生活用燃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提供疾病治疗;办理丧葬事宜等。
         
        “三无”人员可以享受集中供养,比如入住福利院、养老院,也可以在家里享受分散供养,供养方式自行选择。在家生活的特困人员,由民政部门按照“低保”政策每月发放生活费。住房困难的特困市民,可优先享受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和住房租赁补贴等住房救助政策。政府资助特困人员参加医保。医疗费用在经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部分由区县民政部门实报实销。城市特困人员如果是孩子,政府需按照有关规定,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
         
        申请“城市特困人员供养”的市民,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也可以委托社区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要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居民的生活情况,发现符合供养条件的,应主动为其办理供养手续。
         
        这是本市城市“三无”人员首次纳入政府供养。此前,农村“五保户”已享受政府供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