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网 养老】从1981年至2004年,全球掀起了养老金计划的私有化浪潮:超过30个发展中国家用完全积累制或部分积累制的、私有化的(个人账户型)养老金计划替代已存在多年、由政府管理的现收现付型养老金计划。然而这一潮流在2005年以后并未延续下去,在东欧和南美,私有化的养老金计划被改回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计划。
全球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停滞原因 改革实施效果不佳
全球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出现停滞和倒退
养老金计划的私有化浪潮在兴起了20多年以后,突然于2004年戛然而止,在2005年至2010年的六年间没有国家实行养老金的私有化改革。2008年以后,已实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一些中欧和东欧国家出现了改革的倒退——削减了养老金计划的缴费。其中,匈牙利的改革力度最大。2010年12月13日,匈牙利政府通过一项法案,强制300万参保人把总额约140亿美元的养老金资产转到政府管理的现收现付型养老金计划,不愿意转换的参保人将面临账户被没收和失去领取国家养老金的权利。匈牙利政府希望借此机会强制私营养老基金退出市场,以最大程度地扩大国家养老基金体系的资金规模,并利用这些基金去实现欧盟规定严格的预算赤字目标。波兰为降低财政赤字,在2011年5月对养老金计划进行改革,增设了现收现付制子账户(第一支柱),由波兰社会保险局管理。雇员向第二支柱的个人账户中缴纳比例由改革前的7.3%降至2.3%,节省下来的5%进入第一支柱的现收现付子账户;2013年后,第二支柱个人账户缴费逐渐增加,至2017年上升至3.5%,而第一支柱子账户的缴费部分相应减少。
此外,与东欧国家非常类似,拉美一些国家也将私有化的养老金计划进行国有化。例如阿根廷这个在早年就实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国家,取消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并没收了账户余额;又例如,2010年12月,玻利维亚政府模仿智利,将私有养老保险基金国有化,在保留这些存量基金的同时,设立团结基金(solidarity fund)来补充养老金的给付。
全球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停滞和倒退的原因
就中欧和东欧国家而言,其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实施效果不佳,是导致改革倒退的主要原因。拉扎列夫斯基和亚德兰卡(Lazarevski&Jadranka,2012)认为,未来中东欧国家的养老金替代率将呈下降趋势,养老金的充足性目标无法实现,即使对一名工作长达30多年的雇员而言,其晚年的养老金也可能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然而,不仅中欧和东欧国家,世界各国对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看法似乎都发生了变化。德拉霍考皮尔和多蒙科什(Drahokoupil and Domonkos,2012)认为,许多国家本想向私有化的缴费确定型养老金计划转轨,受金融危机影响,这些国家的政府无力解决养老金计划的转轨成本,只好暂时保持养老保险制度不变。
但是许多学者认为上述理由太牵强,因为:第一,养老金私有化改革是在2005年停止的,而不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才停止的;第二,从1980年智利的养老金改革开始计算,其间世界各国也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但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下来,为什么唯独这次经济危机才迫使养老金改革停止?奥伦斯坦(Orenstein,2013)认为社会共识的转变,是导致世界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停止的主要原因。下面,我们简要介绍这一说法及其依据。
1.1980年代私有化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改革的兴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2.2000年以来,反对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呼声逐渐增大。
3.美国个人养老账户改革方案遭到否定,影响较大。
4.许多国家在实施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时,暴露出许多问题。
5.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对私有化养老金计划投资收益影响很大。
全球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停滞原因 改革实施效果不佳
全球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出现停滞和倒退
养老金计划的私有化浪潮在兴起了20多年以后,突然于2004年戛然而止,在2005年至2010年的六年间没有国家实行养老金的私有化改革。2008年以后,已实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一些中欧和东欧国家出现了改革的倒退——削减了养老金计划的缴费。其中,匈牙利的改革力度最大。2010年12月13日,匈牙利政府通过一项法案,强制300万参保人把总额约140亿美元的养老金资产转到政府管理的现收现付型养老金计划,不愿意转换的参保人将面临账户被没收和失去领取国家养老金的权利。匈牙利政府希望借此机会强制私营养老基金退出市场,以最大程度地扩大国家养老基金体系的资金规模,并利用这些基金去实现欧盟规定严格的预算赤字目标。波兰为降低财政赤字,在2011年5月对养老金计划进行改革,增设了现收现付制子账户(第一支柱),由波兰社会保险局管理。雇员向第二支柱的个人账户中缴纳比例由改革前的7.3%降至2.3%,节省下来的5%进入第一支柱的现收现付子账户;2013年后,第二支柱个人账户缴费逐渐增加,至2017年上升至3.5%,而第一支柱子账户的缴费部分相应减少。
此外,与东欧国家非常类似,拉美一些国家也将私有化的养老金计划进行国有化。例如阿根廷这个在早年就实施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国家,取消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并没收了账户余额;又例如,2010年12月,玻利维亚政府模仿智利,将私有养老保险基金国有化,在保留这些存量基金的同时,设立团结基金(solidarity fund)来补充养老金的给付。
全球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停滞和倒退的原因
就中欧和东欧国家而言,其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实施效果不佳,是导致改革倒退的主要原因。拉扎列夫斯基和亚德兰卡(Lazarevski&Jadranka,2012)认为,未来中东欧国家的养老金替代率将呈下降趋势,养老金的充足性目标无法实现,即使对一名工作长达30多年的雇员而言,其晚年的养老金也可能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然而,不仅中欧和东欧国家,世界各国对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看法似乎都发生了变化。德拉霍考皮尔和多蒙科什(Drahokoupil and Domonkos,2012)认为,许多国家本想向私有化的缴费确定型养老金计划转轨,受金融危机影响,这些国家的政府无力解决养老金计划的转轨成本,只好暂时保持养老保险制度不变。
但是许多学者认为上述理由太牵强,因为:第一,养老金私有化改革是在2005年停止的,而不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才停止的;第二,从1980年智利的养老金改革开始计算,其间世界各国也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但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下来,为什么唯独这次经济危机才迫使养老金改革停止?奥伦斯坦(Orenstein,2013)认为社会共识的转变,是导致世界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停止的主要原因。下面,我们简要介绍这一说法及其依据。
1.1980年代私有化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改革的兴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2.2000年以来,反对养老金私有化改革的呼声逐渐增大。
3.美国个人养老账户改革方案遭到否定,影响较大。
4.许多国家在实施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时,暴露出许多问题。
5.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对私有化养老金计划投资收益影响很大。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