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8-19 10:47:36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近年来,吉林延边州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努力构建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
         
        吉林延边构建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
         
        打基础,实现城乡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延边州人口老龄化具有增长速度快、空巢数量多、分布不均等特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的建设,让养老有了保障。从2009年开始,延边州开展村级居家养老服务大院普及工作。各部门协调整合现有资源,统一标准建成养老大院569个,城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84个,服务人员4.5万人。在大院“过冬”问题上,去年组织102户试点,每个试点村补助1万元,推广地炕烧秸秆或节能灶取暖技术,力争3年内解决养老大院过冬问题。
         
        去年是延边州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卓有成效的一年,开通“延边老龄”网站和“2815815”老龄服务热线,成立“延边养老护理学院”,又与家政服务集团签订服务协议,培训为老服务人员,为实现社会养老信息、居家养老需求与为老服务的有效对接打下了坚实基础。
         
        重组织,强化为老服务主体职能作用。基层老年协会是为老服务的主体,去年,延边州利用村级换届选举,调整和规范940多个原有村级老年协会,新建近100个农村老协组织,并对“农村行政村和城市社区涉老团体的主要负责人”实行工作补贴,调动积极性。延边州现已有老年协会1700多个,做到了村级老年协会的基本覆盖。
         
        活到老,学到老。为老年人办报办大学,成为当地老年工作的一个亮点。延边州各级老年协会开办481所老年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占老年人总数18%。延边州老年协会创办的周刊《老友报》(朝、汉文)、与延边人民出版社合作创办的月刊《老年世界》(朝文)杂志,发行量分别达到1.2万份和1.6万份,已成为广大老年群众重要的精神食粮。
         
        各级老年协会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还因地制宜地创办各种经济实体,保证老协活动的经费。目前,有创收基地321个,经济实体214个。另外,储备包括综合性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创收基地等110项“延边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项目”,为进一步探索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案例。
         
        转观念,探索实效性养老服务新途径。虽然延边州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城乡覆盖率已达99%以上,但在护理制度建设、宜居环境建设等环节,还相对薄弱。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各县市积极探索实效性的养老服务途径。
         
        汪清县汪清村1565人当中,60岁以上老人有281人。“以村干部为主的志愿者参与村里养老服务,建立以低龄健康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的服务机制,让社会志愿者送服务到老人家。”这是汪清村建设多方位养老服务体系的独特理念。每周有三四天时间,村里会派人把老人请进养老大院娱乐,然后再把老人送回家。养老大院还不定期对外出租,每年创收所得的四五万元再补贴养老服务。汪清村在养老服务上规定了活动内容和时间,实行自主谋划、自我发展。
         
        针对离休干部的养老服务,龙井市于2011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困难老干部帮扶中心,在乡镇、社区成立3个困难老干部帮扶点,为65名老干部提供多元化、经常化、全方位的关爱和帮扶。对高龄的离休干部,新建日间照料室、医务室和理发室,由志愿者组织开展相适宜的读报、文娱活动。同时招募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为老干部提供定期理发、医疗、按摩、保健、送餐等专业服务,使老干部晚年得到更加贴心、更加实惠的服务。

    关键词:延边吉林体系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