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8-14 08:46:13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保险】为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14年组织编写了通俗理论读物《改革热点面对面》。8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制度处处长郭建华围绕“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一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郭建华谈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包括什么
         
        郭建华首先介绍了我国养老保险的多层次概念,他指出,养老保险的多层次,主要是指目前城镇职工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有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或者职业年金、个人储蓄养老保健,由三个部分来组成,这是通常大家所说的养老保险的三个支柱。
         
        郭建华谈到,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全民养老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是我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了改革,1991年国务院将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的目标明确下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应该说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是在不断地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最后,郭建华讲到,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也就是说,基本养老保险发展得比较快,目前基本覆盖城镇就业人员。而企业年金发展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参加企业年金人数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比例仅有6%,覆盖面窄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再就是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现在没有进行养老制度保险改革,所以职业年金这一块也没有启动。再一个是源于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始终没有建起来。鉴于以上三个原因,我国实际上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还处在一个初步的阶段。所以绝大多数的退休人员还主要依靠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