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8-13 21:34:36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日本人的安心是基于一种提前计划并安排好的生活方式。在日本,最大的威胁来自始料未及的事情。”透析日本社会及其民族性的知名著作《菊与刀》曾这样形容日本人。如今在日本流行的“终活”也体现了日本人的这一特点。
         
        所谓“终活”,就是从六七十岁甚至更早便开始为自己的“身后事”做各种准备。在日本,“终活”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内容是参观墓地、火葬场,拍摄自然的遗照,躺在棺材中重新感悟生死,同时还会有专业律师在现场解答有关死亡、遗书和遗产继承等问题。一些老人甚至邀请自己的家人一同参加。据调查,参与“终活”的日本老年人正逐年增加。 “终活”,甚至发展为一种产业。
         
        “终活”产业的形成有其特殊的背景。日本瑞穗情报总研主席研究员藤森克彦认为,首先,日本的独居老人在增加。现在东京生活的65岁以上老年男性中,有32%的人未婚,预计未来这一比例还将持续增加。所以,墓地、葬礼、遗产继承等问题都要趁老人身体健康时好好考虑。其次,很多日本老人面临归宿选择问题。1950年到1960年是日本经济高度增长时期,许多人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工作。伴随这些人逐步迈入老年阶段,在哪里选择墓地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慎重考虑。
         
        “终活”在日本掀起风潮,企业也敏锐地发现了商机。许多葬仪社开设“终活”讲座,旅行社与骨灰堂、墓地联手推出“终活旅行”,网络运营商纷纷建起“终活”网站,出版社借此风潮推出《如何写遗书》《生前整理》等系列图书,“终活”电影《多桑的待办事项》更是在日本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预计,今后“终活”还将在日本医疗及护理领域产生更大影响。“终活”拉动了老年人对医疗、护理、休闲等领域的更大需求,也将促使相关领域的体制更趋完善。
         
        日本社会对“终活”产业存在不同声音。反对者认为,葬礼从来就是亲朋好友缅怀逝者的仪式,商业化的“终活”扰乱了葬礼的传统意义。曾三度罹患癌症的日本哲学家梅原猛就对“终活”持否定态度,表示对自己的葬礼、埋葬方式、财产继承丝毫不感兴趣,“如果埋头于自己感兴趣的事,就无暇思考人生终点那些事了”。
         
        对“终活”持积极态度的人则认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还思考该怎么活,本身就显示了生存的欲望。那些参加“终活讲座”、“终活旅行”的人,可以结识更多朋友,翻开人生新的篇章。“终活”为在高龄社会拓展社交关系网打开了一扇窗户。
         
        其实,对“终活”现象本身说“是”或说“不”,都不是关键。重要的是,要能够尊重自然规律,珍惜眼前时光,不论是否参与“终活”,积极的生活态度都能让人老有所乐。

    关键词:日本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