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8-13 23:45:5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我们是上午11点从漯河上的火车,下午2点到的西安,现在已护送老人到了周至县,再过不久,他就能回到离散10年的家了。”昨天傍晚6时多,漯河市社会救助站办公室主任赵伟臣在长途电话中告诉小编。
         
        1975年,漯河市郾城县(现郾城区)裴城镇男子张双前入赘到西安市周至县一户人家。2004年,因为夫妻俩拌嘴,67岁的张双前离家出走,在陕、豫、鄂流浪了10年。如今,经过漯河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悉心的治疗和寻找,终于为老人找到了陕西的亲人,并把老人送回到亲人身边。
         
        【谜团】七旬老人在外流浪十年,自称是漯河人,但户籍上却查不到
         
        前天在漯河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3月,他们接到湖北省孝感市救助管理站的消息,一名自称家在漯河市郾城区的老人在街头流浪时被他们收容;4月1日,老人被送到漯河市救助管理站。
         
        老人称自己叫张双前,是郾城区裴城镇大张村人。“刚来时老人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神志也不太清楚,我们把他安置在市六院进行治疗。”漯河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说,他们多方寻找老人的家人,但根据户籍查证,大张村并没有叫张双前的人。
         
        七旬老人在外流浪十年,而老人明明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家庭地址,为什么在户籍上查不到呢?工作人员到大张村打听才得知,老人确实是大张村村民,但1975年初去西安投奔姐姐了,其间没回来过,而且村里也没有老人的直系亲属。无奈,漯河市救助管理站只好将老人一直安置在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疗养。

        【揭秘】家在西安,10年前离家出走一直在外流浪
         
        “我家在西安市周至县,我还有一个儿子。”8月初,老人无意间说出的一句话,让救助站工作人员感到为他寻亲“有戏”了。
         
        得知这个重要线索后,救助站立即与西安市的民政、公安等部门联系。经多方寻觅查证,老人的户籍资料被调了出来。信息显示,他名叫张双前,生于1937年,西安市周至县马召镇崇耕村人。
         
        8月6日,漯河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联系到了周至县崇耕村的村支部书记。据村支书介绍,大概在40年前,张双前入赘到他们村一户人家,有一名继子,张双前的爱人也健在,继子目前在浙江打工。10年前,张双前因家庭矛盾离家出走,后杳无音讯,家人多年来一直都在寻找他。
         
        经过漯河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耐心询问,张双前说,他已经在外面流浪10年了,从陕西到湖北后来被送到了漯河。
         
        【进展】救助站派专人护送,老人已回到家中
         
        前天下午,记者在漯河市第六医院见到了张双前。老人行动自如,基本能正常与人交流。当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已经找到了他西安的家人时,他高兴地说“我家里有亲人,我当然愿意回去。”此时的张双前满脸欣喜。
         
        “如今,经过4个月的治疗、休养,张双前的身体状况恢复得还不错,可以乘车出行。我们将把老人送回西安。”工作人员说。
         
        昨天一大早,漯河市救助站给老人准备好生活必备的小包裹,并派出护送人员,乘高铁再换汽车,在陕西当地多家救助站的协助下,把老人送到久违的周至县家中。


    关键词:隐情七旬老人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