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8-12 09:45:46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保险的发展跟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社会保险的压力越来越大,在选择未来社会保障发展道路时,应该两条腿走路,即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有效配合。
         
        朱铭来:未来社保需平衡 警惕养老社区成“圈地运动”
         
        商业保险在参与养老发展中,养老社区的建设应该建立整套的护理服务和管理体系,而在医疗中,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是互补的关系,共同发展。
         
        未来社保需“两条腿走路”
         
        问:在发达国家,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是平行的关系,但是在国内,商业保险似乎被边缘化了。
         
        朱铭来:这跟我们的国情有关。中国“大政府”的概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保障体系当中,实际上还是强调政府扮演主导地位。所以从一开始,社会保障更多的就是强调社会保险,甚至很多人会认为社会保障就等于社会保险。
         
        另外,在过去很多年中,我国的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扮演的作用的确不是很强。最明显的就是,我们经常在退休或是日常看病时,发现在基本的费用开支或是保障的组成里面,社保占到70%-80%,商业保险可能只占10%左右,剩下的还是靠一些储蓄。商保的占比的确有限。
         
        问:你曾经主持过一个“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关系研究”的项目。你认为商保和社保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朱铭来:最近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谈一个话题就是我们的社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什么?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很多人已经意识到,社保基金的压力越来越大。比如,随着我们人口老龄化,养老的问题日益突出,我们谈到了延迟退休。为什么要这么做,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未来的资金不够了。
         
        医保也是如此。前段时间我们做大病医保的研究项目,在对医保基金进行摸底排查时就发现,在某些省份,多个地级单位医保基金已经处在当年收支亏损的状态。有些地方已经没有当期结余,开始侵吞历史结余了。
         
        另外,再看一下国外的经验,欧洲、日本长期走社保高福利的道路,走到今天就发现财政的压力很大。未来中国这么大的人口规模,而且我们还不是一个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没有很强物质财富积累,这决定了我们今天的社会保险只能是“保基本”。
         
        因此,在选择未来社会保障发展道路时,是单纯依靠政府不断加大社会保险的投入,还是从现在开始就两条腿走路?即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有效配合。当然,一定要强调说明的是,绝对不是政府在甩包袱、推卸责任,这一点公众不要误解或误读。
         
        养老社区搞不好就成圈地运动
         
        问:说到社保发展这个话题,今年7月1日开始试点的“以房养老”目前试点将近一个月,却反应冷淡,你怎么看?
         
        朱铭来:“以房养老”在中国能不能落地开花与我们的社会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的老百姓总希望把一些财富传承给子女,这个与西方的观念完全不一样。所以从目前来说,“以房养老”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理念有一定冲突。另外,保险公司能不能对房地产价格进行科学的评估,有没有技术水平对长寿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这是新事物,过去谁也没做过,对行业是一大挑战。
         
        所以现在更多的也就是一个试点,正如保监会人士所说,这不是一个受众群体很大的产品,也绝对不会成为将来中国保险业的主流产品。所以我认为现在供需两方都不是很旺盛,是很正常的,这才体现的是一个理性的社会。
         
        问: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6家保险机构投资了16个养老社区项目,预计总投资250亿元。养老社区的市场前景如何?
         
        朱铭来:未来少子、独子的家庭结构,加上人口平均寿命的普遍延长,肯定需要养老的社会化管理体系。而且对于现在中产阶级以上的人来说,养老实际上是一项非常重大的开支。以我们现在的经济水平,社会保障已经不单纯是解决温饱问题,将来主要保障的目标之一就是老年生活能否活得有尊严。
         
        问:风险在哪?
         
        朱铭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带点风险性质。按照国际上发展的规律,市场对一个护理院能不能认可,不是光看那些单纯的硬件条件。
         
        从目前来看,保险公司做养老社区,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地,部分管理精细的公司已经参照国外养老社区的做法,对社区进行完整规划。但其实按照国外的经验,最重要的是专业的护理(照护)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技能的提升,而这一块我感觉是很缺乏的。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整套的护理服务的建设和管理体系。所以搞不好就把养老社区简单弄成了一个圈地运动。而且保险公司过多涉及纯地产,资金风险很大,特别是在相关的一些配套政策没有及时跟进的情况下,后期监管问题很多。
         
        因此,我认为当务之急是相关政府部门密切合作,尽快建立有关老年护理的医学标准、护理服务的管理模式和监管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谈得上后面养老地产的相关优惠政策等。有了这些标准和体系,老百姓才真正有需求,产业才能真正做大。

    关键词:社保社区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