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网 养老】青白江清泉镇牌坊村有一个快乐的老年大家庭——清泉镇牌坊村互助养老院。院内住着26位老人,如同“打平伙”一样,你家的米、我家的菜,大家拿来一起吃。老人们说:以前住自己家里,儿女都外出打工了,一个人在家里很寂寞,病了都没人知道。现在跟大家住在一起,生活上有照应,晚年生活不寂寞。
老人离家不离村 就地抱团养老
近日,小编来到青白江区清泉镇牌坊村,这是一个山区的村子。一排平房就是清泉镇牌坊村互助养老院,15个房间住着26位老人。他们中有的是夫妻,有的是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因为是养老院,这里配套有休息室、厨房、餐厅、活动室、储藏室和康复义诊室等。
几十年都生活在同一个村子,老人们彼此都很熟悉。于是“打平伙”做饭,你家的米、我家的菜,大家拿来一起做。“开饭了”,大家端着自家的菜摆上桌,围成一桌一起吃,有说有笑,非常开心。中午吃完饭后,由于天气炎热,老人们一般都不外出,不午睡的老人开始聚在一起看电视、打牌等。
70岁的李婆婆说,她老伴去世多年了,儿女在外打工,她以前一个人住在山上,常常是一天说不到一句话,一个人吃饭也不香。去年政府办起这个互助养老院后,她就住进来了,房子是政府提供的,不缴纳其他费用,只把家里的米、油、菜拿来就可以了。如今,李婆婆每天和大家在一起,互相照顾,生活很开心。
改建闲置办公房 政府破解困局
小编从青白江区民政局了解到,这个互助养老院的建成可谓“因地制宜”。截至2013年底,青白江区60岁以上老年人数为7.9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9.19%。在老龄人口中,山区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孤寡老人居多。这些老人散居在各自家里,生活没人照顾,精神寂寞,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但是,这些老人又不愿意离开家乡投奔外出打工的儿女。
清泉镇牌坊村有空巢老人335人,散居特困人员11人,残疾人65人,低保户97户。当地民政工作人员深入调查发现,有61.5%的老人愿意通过互助养老模式,集中居住,互助生活。
为了解决这些老人的养老问题,互助养老院诞生了。2013年,当地政府经过精心调研、选址,最后将一闲置的政府办公用房进行改建,建成有15间闲置房屋的农村互助养老院,设床位30张,免费提供给老人居住,并配套休息室、厨房、餐厅、活动室、储藏室和康复义诊室等。现已入住老人26人,其中最大年龄84岁,平均年龄68岁。
平时自己管自己 这里没有护工
互助养老院里没有护工,入住的都是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因床位有限,有入住需求能自理的老人提出入住申请,经村民小组审核,村民议事会评议通过后,经体检合格后,申请人、申请人法定扶养或赡养人与互助养老院签订入住协议。
互助养老院体现互助的精神,农村互助养老院免费为入住老人提供生活场地、娱乐活动设施,老人生活、水、电、气等费用自行解决。互助养老院设一名管理人员,负责制定管理制度,做好院内安全、卫生等工作,引导院内老人遵守相关制度。互助养老院先后制定了《工作人员职责》、《农村互助养老院入住条件及流程》、《农村互助养老院入住老人互助制度》、《院民守则》等,进一步明确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入住老人应享受的相关权利及应履行的相关义务和应遵守的相关规定等。本报记者 阳敏 文/图
温江区 老协与医院联手为老人送健康
近年来,养老帮扶成了温江区老年人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区老协根据温江区医疗单位集中的优势,帮助困难老人解决“就医难”问题。
2013年5月,温江区老年人协会与恒康医院共同开启了帮助困难老人专项援助活动,为45—70岁的老人提供每年两次的免费全身体检。针对部分腿脚不便和路程较远的老人,医院安排车辆和护理人员接送,目前有2000多名老人接受了医院的免费体检。不仅如此,区老协会员住院还可减免自费部分的50%。
另外,区老协通过走访调研和村(社区)推荐,将82名特困老人纳入重点帮扶对象,为他们每月发放救助金50—100元,办理看病就医优惠服务卡,节假日送上大米、食用油、纸巾等生活用品。
成华区 中高端社区养老供不应求
近日,小编从成华区老龄办获悉,位于成华区的祥和老年护理中心是该区目前最高端的一家社区养老中心,老人在此能享受到高品质养老服务。刚开办1年,这个养老院早已住满,供不应求。
老入住的房间按照星级宾馆标准修建,房间内配备有紧急呼叫系统、暖气设备、空调、电视、卫生间等。据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建立了医护一体的专业管理团队,管理人员把住在这里的老人当成自家老人看待。
老人离家不离村 就地抱团养老
近日,小编来到青白江区清泉镇牌坊村,这是一个山区的村子。一排平房就是清泉镇牌坊村互助养老院,15个房间住着26位老人。他们中有的是夫妻,有的是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因为是养老院,这里配套有休息室、厨房、餐厅、活动室、储藏室和康复义诊室等。
几十年都生活在同一个村子,老人们彼此都很熟悉。于是“打平伙”做饭,你家的米、我家的菜,大家拿来一起做。“开饭了”,大家端着自家的菜摆上桌,围成一桌一起吃,有说有笑,非常开心。中午吃完饭后,由于天气炎热,老人们一般都不外出,不午睡的老人开始聚在一起看电视、打牌等。
70岁的李婆婆说,她老伴去世多年了,儿女在外打工,她以前一个人住在山上,常常是一天说不到一句话,一个人吃饭也不香。去年政府办起这个互助养老院后,她就住进来了,房子是政府提供的,不缴纳其他费用,只把家里的米、油、菜拿来就可以了。如今,李婆婆每天和大家在一起,互相照顾,生活很开心。
改建闲置办公房 政府破解困局
小编从青白江区民政局了解到,这个互助养老院的建成可谓“因地制宜”。截至2013年底,青白江区60岁以上老年人数为7.9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9.19%。在老龄人口中,山区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孤寡老人居多。这些老人散居在各自家里,生活没人照顾,精神寂寞,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但是,这些老人又不愿意离开家乡投奔外出打工的儿女。
清泉镇牌坊村有空巢老人335人,散居特困人员11人,残疾人65人,低保户97户。当地民政工作人员深入调查发现,有61.5%的老人愿意通过互助养老模式,集中居住,互助生活。
为了解决这些老人的养老问题,互助养老院诞生了。2013年,当地政府经过精心调研、选址,最后将一闲置的政府办公用房进行改建,建成有15间闲置房屋的农村互助养老院,设床位30张,免费提供给老人居住,并配套休息室、厨房、餐厅、活动室、储藏室和康复义诊室等。现已入住老人26人,其中最大年龄84岁,平均年龄68岁。
平时自己管自己 这里没有护工
互助养老院里没有护工,入住的都是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因床位有限,有入住需求能自理的老人提出入住申请,经村民小组审核,村民议事会评议通过后,经体检合格后,申请人、申请人法定扶养或赡养人与互助养老院签订入住协议。
互助养老院体现互助的精神,农村互助养老院免费为入住老人提供生活场地、娱乐活动设施,老人生活、水、电、气等费用自行解决。互助养老院设一名管理人员,负责制定管理制度,做好院内安全、卫生等工作,引导院内老人遵守相关制度。互助养老院先后制定了《工作人员职责》、《农村互助养老院入住条件及流程》、《农村互助养老院入住老人互助制度》、《院民守则》等,进一步明确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入住老人应享受的相关权利及应履行的相关义务和应遵守的相关规定等。本报记者 阳敏 文/图
温江区 老协与医院联手为老人送健康
近年来,养老帮扶成了温江区老年人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区老协根据温江区医疗单位集中的优势,帮助困难老人解决“就医难”问题。
2013年5月,温江区老年人协会与恒康医院共同开启了帮助困难老人专项援助活动,为45—70岁的老人提供每年两次的免费全身体检。针对部分腿脚不便和路程较远的老人,医院安排车辆和护理人员接送,目前有2000多名老人接受了医院的免费体检。不仅如此,区老协会员住院还可减免自费部分的50%。
另外,区老协通过走访调研和村(社区)推荐,将82名特困老人纳入重点帮扶对象,为他们每月发放救助金50—100元,办理看病就医优惠服务卡,节假日送上大米、食用油、纸巾等生活用品。
成华区 中高端社区养老供不应求
近日,小编从成华区老龄办获悉,位于成华区的祥和老年护理中心是该区目前最高端的一家社区养老中心,老人在此能享受到高品质养老服务。刚开办1年,这个养老院早已住满,供不应求。
老入住的房间按照星级宾馆标准修建,房间内配备有紧急呼叫系统、暖气设备、空调、电视、卫生间等。据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建立了医护一体的专业管理团队,管理人员把住在这里的老人当成自家老人看待。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