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网 老年公寓】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如何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为养老不仅涉及资金投入,还是一项涉及政府职能转变、社会各界协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政府出政策 扩大受益面
面对全区9万多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历下区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监督者,突出政府为“纲”,带动家政服务公司和社工为“目”,从而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由此带来的惠民效果一目了然,目前全区已有1132名老人享受各种类型的居家养老服务,比去年增加了500多人。历下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历下区居家养老进一步实现了由‘兜底型’向‘改善型’转变。”因为准入门槛降低了,在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8种情形里,独居、空巢老人的年龄由原定的80岁降到75岁,百岁老人的年龄降到90岁;而对不足60岁的“三无”失能人员、支出型经济困难老人,则可以采取逐级“一事一议”方式审批。
此外,居家养老的服务时间由原来的四类调整为五类,服务内容也不再限于身体照料、家政服务,还有代买代购、精神慰藉、康复保健等内容。
市场化运作 监管促规范
用引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并不是将这项惠民工程完全交给市场,政府部门还将监督职能贯穿于这项系统工程。
为进一步厘清政府部门、服务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今年春节前后,历下区在对已享受服务的家庭开展逐户走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统一印制了菜单式《居家养老服务指南》,公布监督电话,细化列出5大项23个小项服务供老人自选,并针对每项内容规定《服务标准》;印制《居家养老服务手册》,约定服务机构、服务员的9项职责和纪律。
为提高服务质量,历下区今年又引进3家机构,形成了4家服务机构承接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良性竞争态势;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将服务质量与核拨公司管理费挂钩,加强对家政服务公司的监督与管理。
优势最大化 可持续发展
在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中,专业化一直是难点之一。山东大学哲社学院社工系副教授张洪英告诉记者:“历下区将政府部门、服务机构、专业社工组织等整合起来,注重精神慰藉等专业服务,形成了完整的服务系统,保证了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95岁的奚爷爷就是享受精神慰藉服务的受益者之一。在需求评估调查后,由“朝花夕拾”项目社工定期入户,听他讲过去的故事;两个学期后,社工将资料整理成册,形成老人自己的生活故事集。“朝花夕拾”社工项目不仅是老年人的精神陪伴,还帮助他们梳理自己的生命成就,肯定和喜欢现在的自己。
为了让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历下区近日开发、注册完成了“6+1”居家养老信息数据系统,及时掌握老人的基本情况、享受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等几十项信息,还掌握着服务员的服务是否到位和服务质量得分等情况,形成区、街道、社区、家政公司四级共建共享格局,实现了信息录入、政策宣传、动态交流一体化。
政府出政策 扩大受益面
面对全区9万多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历下区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监督者,突出政府为“纲”,带动家政服务公司和社工为“目”,从而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由此带来的惠民效果一目了然,目前全区已有1132名老人享受各种类型的居家养老服务,比去年增加了500多人。历下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历下区居家养老进一步实现了由‘兜底型’向‘改善型’转变。”因为准入门槛降低了,在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8种情形里,独居、空巢老人的年龄由原定的80岁降到75岁,百岁老人的年龄降到90岁;而对不足60岁的“三无”失能人员、支出型经济困难老人,则可以采取逐级“一事一议”方式审批。
此外,居家养老的服务时间由原来的四类调整为五类,服务内容也不再限于身体照料、家政服务,还有代买代购、精神慰藉、康复保健等内容。
市场化运作 监管促规范
用引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并不是将这项惠民工程完全交给市场,政府部门还将监督职能贯穿于这项系统工程。
为进一步厘清政府部门、服务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今年春节前后,历下区在对已享受服务的家庭开展逐户走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统一印制了菜单式《居家养老服务指南》,公布监督电话,细化列出5大项23个小项服务供老人自选,并针对每项内容规定《服务标准》;印制《居家养老服务手册》,约定服务机构、服务员的9项职责和纪律。
为提高服务质量,历下区今年又引进3家机构,形成了4家服务机构承接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良性竞争态势;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将服务质量与核拨公司管理费挂钩,加强对家政服务公司的监督与管理。
优势最大化 可持续发展
在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中,专业化一直是难点之一。山东大学哲社学院社工系副教授张洪英告诉记者:“历下区将政府部门、服务机构、专业社工组织等整合起来,注重精神慰藉等专业服务,形成了完整的服务系统,保证了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95岁的奚爷爷就是享受精神慰藉服务的受益者之一。在需求评估调查后,由“朝花夕拾”项目社工定期入户,听他讲过去的故事;两个学期后,社工将资料整理成册,形成老人自己的生活故事集。“朝花夕拾”社工项目不仅是老年人的精神陪伴,还帮助他们梳理自己的生命成就,肯定和喜欢现在的自己。
为了让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历下区近日开发、注册完成了“6+1”居家养老信息数据系统,及时掌握老人的基本情况、享受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等几十项信息,还掌握着服务员的服务是否到位和服务质量得分等情况,形成区、街道、社区、家政公司四级共建共享格局,实现了信息录入、政策宣传、动态交流一体化。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