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8-11 22:45:13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老年公寓】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如何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为养老不仅涉及资金投入,还是一项涉及政府职能转变、社会各界协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政府出政策 扩大受益面
         
        面对全区9万多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历下区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监督者,突出政府为“纲”,带动家政服务公司和社工为“目”,从而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由此带来的惠民效果一目了然,目前全区已有1132名老人享受各种类型的居家养老服务,比去年增加了500多人。历下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历下区居家养老进一步实现了由‘兜底型’向‘改善型’转变。”因为准入门槛降低了,在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8种情形里,独居、空巢老人的年龄由原定的80岁降到75岁,百岁老人的年龄降到90岁;而对不足60岁的“三无”失能人员、支出型经济困难老人,则可以采取逐级“一事一议”方式审批。
         
        此外,居家养老的服务时间由原来的四类调整为五类,服务内容也不再限于身体照料、家政服务,还有代买代购、精神慰藉、康复保健等内容。
         
        市场化运作 监管促规范
         
        用引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并不是将这项惠民工程完全交给市场,政府部门还将监督职能贯穿于这项系统工程。
         
        为进一步厘清政府部门、服务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今年春节前后,历下区在对已享受服务的家庭开展逐户走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统一印制了菜单式《居家养老服务指南》,公布监督电话,细化列出5大项23个小项服务供老人自选,并针对每项内容规定《服务标准》;印制《居家养老服务手册》,约定服务机构、服务员的9项职责和纪律。
         
        为提高服务质量,历下区今年又引进3家机构,形成了4家服务机构承接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良性竞争态势;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将服务质量与核拨公司管理费挂钩,加强对家政服务公司的监督与管理。
         
        优势最大化 可持续发展
         
        在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中,专业化一直是难点之一。山东大学哲社学院社工系副教授张洪英告诉记者:“历下区将政府部门、服务机构、专业社工组织等整合起来,注重精神慰藉等专业服务,形成了完整的服务系统,保证了居家养老服务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95岁的奚爷爷就是享受精神慰藉服务的受益者之一。在需求评估调查后,由“朝花夕拾”项目社工定期入户,听他讲过去的故事;两个学期后,社工将资料整理成册,形成老人自己的生活故事集。“朝花夕拾”社工项目不仅是老年人的精神陪伴,还帮助他们梳理自己的生命成就,肯定和喜欢现在的自己。
         
        为了让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历下区近日开发、注册完成了“6+1”居家养老信息数据系统,及时掌握老人的基本情况、享受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等几十项信息,还掌握着服务员的服务是否到位和服务质量得分等情况,形成区、街道、社区、家政公司四级共建共享格局,实现了信息录入、政策宣传、动态交流一体化。

    关键词:养老院围墙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