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8-09 14:44:44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养老服务需求迅速增长,推行养老服务标准化可以有效规范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行为,保障老年人权益。标准化养老如何实现?效果如何?能否推广?日前,养老网小编走进我国首个国家级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院——北京四季青镇敬老院,进行实地探访。
        
         养老服务有何标准
        
        8个服务等级、145项服务标准

        
         来自山东的李奶奶住在四季青镇敬老院1121房,今年84岁,来这里已经4年了。“这儿比家都好!”李奶奶笑着说,每天早上5点左右起床,护理员会在饭前提醒吃药,8点的早餐、11点半的中餐、17点的晚餐都会送到房间,打扫室内卫生、打开水等服务也很周到。
        
        敬老院共有床位756张,现有640余位老人。护理项目细化为一级至八级,共19项服务内容。其中一级为全自理型,服务内容为每日打扫室内卫生,每月清理床上用品、窗帘等,八级服务范围则最全面。
        
         敬老院共有103个护理人员,平均年龄45岁左右,设置48类岗位,每类岗位都有详细的岗位手册。
        
         作为镇办集体产业,四季青镇敬老院目前自收自支,按照运营成本,以市场定价。院长刘中丽介绍说:“收费主要分3块:第一是每月300~1800元不等的护理费;第二是床位费,无卫生间的900元/月,有卫生间但房间面积较小的1500元/月,设施新、房间面积较大的2100元/月;第三是餐费,一荤一素一汤的定餐是700元/月,选餐则是800元/月。”
        
         敬老院依照通用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和服务提供标准3个分体系,共完成标准145项,其中制定企业标准106项。同时,还完成涉及院领导、护理部、膳食部等8个方面49项标准的岗位手册。
        
         “比如,给老人擦桌子,我们严格规定:一块抹布只能擦一张桌子。”刘中丽说,擦完一张桌子后,抹布要在消毒液中浸泡半个小时,然后再曝晒、晾干,之后才能再次使用。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石人炳认为,养老服务标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何纾解老人孤独感
        
         推行“亲人养老”,志愿者一对一心理陪伴

        
          “我想用数字来表明我到四季青以后的变化。”83岁的景奶奶说:“第一,我的体重从刚来的84斤增加到现在的104斤;第二,七八年前我就有老年震颤,得拄着拐棍,来这儿以后,我每天早上锻炼40分钟,拐棍也被我搁仓库了;第三,心态上,老伴去世后,我一个人很孤独,护工和老伙伴们天天逗我笑,陪我说话,心里宽敞多了。”
        
         “我们院非常强调‘亲人养老’,我们管老人叫老妈、老爸。”刘中丽告诉笔者。
        
         在志愿者服务方面,美新路基金会每周末都会来和老人进行一对一的心理陪伴,至今已20年;还有95824部队的官兵,陪老人解闷,让老人不孤独;还有各种社会团体来献爱心。
        
         怎样保证标准实施到位
        
        护理员岗前培训,设立预案应对突发情况

        
        “我们专门建立了标准化办公室,院里每月检查,园区组长、部门主任每天检查,比如发现卫生死角会对责任人进行处罚,1处1分,1分10元。”刘中丽介绍说。
        
         在硬件设施上,从统一布局的院内环境到统一色调的安全提示牌、房间设备等,都可以看到标准化的痕迹。
        
          硬件有了,软件跟不上也不行。四季青镇敬老院首先要求所有护理员进行培训,100%持证上岗。上岗之前还要进行一个月“以老带新”的实习培训。同时,为了妥善应对突发情况,护理部为老人的安全上了4道“锁”:首先设有应急预案,对护理员进行应急培训和考试,每季度实操演练;在实践中,护理员24小时照护老人,了解老人的病情,随时观察;当老人病情恶化时,护理员给配备4个医生、8个护士的医务室打电话,医生给出诊断;如果问题严重的话就拨打120,最多10分钟,急救车就可以把老人送到附近的医院,为老人打通绿色通道。此外,敬老院还引入了智能化仪器“呼叫器”。
        
         石人炳教授认为:“养老服务标准的制定有其难度,一方面,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较大;另一方面,服务行为发生的场所千差万别,而且服务的内容丰富多样。尽管如此,相关标准可以从一些基本的服务开始,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关键词:模式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