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8-09 12:44:32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重庆渝中区大坪正街71岁的赵大爷独自居住,爱喝酒的他常常酒后拨打110,有时是说没带钥匙,有时是说摔倒了,其实他是不堪寂寞,就想找民警来了好有人说话。5日,大坪派出所民警介绍,经统计,赵大爷一年来竟然拨打了1483次110。
         
        一年拨打1483次110的目的只有一个——找人说说话,赵大爷的无知之举,实际上是无助的表现,几多悲怆,难以言表。
     
        且不说110并非“万金油”,随意拨打、无效报警乃是违法行为。不过,独居老人“陪聊”的合理诉求,也犹如一记警钟,既拷问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异化,也考量着社会关爱机制的缺失。
         
        选择独居,或是身不由己,或是迫不得已,对这些老人来讲,在家没人唠嗑,生病无人照顾,空巢的寂寞和孤单可想而知,有的甚至产生了心理问题,无时无刻都需要子女亲情的滋润、亲人孝顺的慰藉。显而易见,独居老人打110求聊天的背后是精神孤独,老人的心需要爱的呵护,“常回家看看”应是最基本的人伦要求。尽管“常回家看看”已从道德要求上升到法律层级,但要“硬着地”,不仅需要子女和小辈们用一份真诚的孝心来主动慰藉老人孤寂的心灵,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力所能及地提供无微不至的配套服务,比如开设亲情热线、提供返乡大巴等,从而让每一次亲情交流不再那么疏远和“遥不可及”。
         
        不得不说,养老公共服务的“短板”不补齐,就会转嫁到对其他社会资源的无端消耗上。老人为排解孤寂而随意拨打110,就是最好的例证。面对这个问题,至少,我们可以打造类似于110的品牌爱心聊天热线,将拥堵在110线路中的“骚扰”拆解开,从而实现公共资源的最大化合理配置。
         
        再往深里看,独居老人打110求聊天不只是个家庭问题,更是应对老龄化不得不考虑的社会问题。当务之急,尤应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加强社区平台、志愿者等资源整合,用丰富的文化生活去填补独居老人的精神空缺,用拳拳爱心去弥补独居老人的精神需求,让他们真正得到一种晚年幸福的心灵慰藉。

    关键词:老人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