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8-04 18:42:46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政策】据报道,7月22日,人社部2014年第二季度发布会前夕,有消息称,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透露,今年计划先在部分地区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试点,明年进一步完善方案和措施,将试点扩大到50%左右的地区,2016年和2017年在全国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养老并轨改革。 
         
        然而,针对此时间表,人社部在随后的发布会上却只字未提。养老网小编7月29日采访人社部发言人李忠时获悉,人社部并未发布过此时间表,相关工作尚在进行中。同时,人社部相关工作人员同样否定了此时间表的说法,表示从未听说过此消息。 
         
        虽然新农保与城居保合并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但有人认为这是所有养老金合并当中最容易的一步,关键是接下来的城镇职工,以及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制度,这是比较艰难,更复杂一些,毕竟,制度改革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来推进。尽管人社部相关工作人员否定了时间表的说法,但种种迹象表明,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已是箭在弦上。 
         
        而目前人们最为关心的,首先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会不会一起进行养老改革?众所周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同属国家公职人员,承担国家任务,执行国家职责,具有同样性质的身份属性,没有高低之分。有关专家也认为,公务员养老改革可能将会在事业单位养老并轨进程中进行,而不会待其全部完成之后。 
         
        另外,如果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像企业员工一样按照工资的8%缴费,那么钱从哪里来?如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涨工资8%,再按照8%的标准缴纳养老保险,也就是工资没有涨,缴费也没掏钱,这对于国家来讲,等于是这口袋里的钱变换一下,放在另一口袋里。 
         
        再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人员缴费资金的本身性质不同。像企业职工工资、养老缴费的资金来源是企业生产所得利润,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养老缴费的来源就是国家的财政资金。说到底,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缴不缴费问题,都是国家的事。 
         
        还有,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问题。有学者分析,比如说国企的资产属于国家,也就是国企的利润不可以随意分配给工人。若用国企的利润为员工设立年金,实质是用国家财政资金为国企员工设立第二套养老保险,这样做法有问题,至少国企自己没有这个权利。要是国企这样做,机关事业单位同样可以使用财政资金这样做,那其他领域的工人怎么办?其结果是老的“双轨制”没有解决,新的“双轨制”又出现了。 
         
        当然,即便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时间表尚未出台,但很多政策的发布,无不显示出此改革将会加速进行。而就事业单位养老改革试点根本没动,舆论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财政没有准备好,谁来买单的问题;二是人事、工资制度改革未定的问题。但有观察者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体制改革,也就是从财政部推给人社部,实质是发放渠道的改变而不是资金来源的改变。 
         
        的确,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已用6年的时间试点,但由于担心改革后待遇水平下降等因素影响,改革几近停滞,后面还需要再花多长时间尚不可知。而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不过,由此产生的一些误传或误会,显示出人们对事业单位养老并轨时间表的期许。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