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网 养老】尽管广东社保基金存量以6700亿元全国居首,但政府认为未来风险依然明显,必须早做打算。昨日上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就社会保险工作召开专题询问,养老金成为最大焦点。省人社厅厅长林应武答问时透露,养老基金风险要到未来10年乃至更远方显现,以最坏打算,现在的巨额存量或许还不够一半退休职工一年所需。
养老基金巨额结余
为什么不花掉?
获得首个发问机会的委员杨英注意到,广东不是缺钱,职工养老基金存量已在去年底超过4300亿元,全国居首,但实际发放水平却偏低,貌似很矛盾。“这么大结余怎么来的?应该怎么认识?”他问省人社厅厅长林应武。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是个好事情。”林应武解释,养老基金不是政府性资金,而是劳动者用自己所得缴存的。作为经济和人口大省,广东去年参保职工超过3500万,同期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则在2200到2600万人之间,参保人数越多缴费越多,结余肯定也就多。此外,2010年前国家允许职工退保,但只返还个人账户资金,统筹账户资金则沉淀下来,因此构成巨额存量。
虽然是好事,但林应武直言有朝一日基金结余不仅不算大,恐怕还“远远不够”。他现场做了粗略且静态的测算,目前400多万退休职工一年的养老金开支约975亿元,据此标准,若目前参保的4000万人多年后全部退休,一年就要花9700多亿元,现在的存量还不够负担一半人一年所需。
“养老金的压力跟挑战不是今天而是今后的,政府应该未雨绸缪,为人口老龄化做好准备。”林应武认为。
养老待遇提高
还有空间吗?
“这样看来,政府计划进一步提高待遇还有空间吗?”杨英连环追问。
“肯定是有的。”林应武态度乐观,解释可以通过政策措施调整,根本之策在于尽快实现省级统筹调配资金,并解决应参保而未参保现象。不过他补充,养老金的大政方针属于中央事权,地方只能在技术细节上做文章。“在政策容许的情况下怎,可以在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政策做一些改革和完善。”
具体如何让基金保值增值,以供未来所用?委员许家瑞同样关心该问题。
财政厅副厅长欧斌透露,1000亿元养老基金已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两年,每年年化收益率均超6%,远高于此前收益故续约三年。此外,各级社保基金除预留两个月待遇发放,其余都以最优结构在银行定期存款,基本达到存量的87%。
据林应武透露,养老金“入市”来之不易。“养老金是百姓保命钱,谁也不敢、不想去碰。2009年到2011年我们不下十次找财政部和理事会,甚至到国务院汇报,最终达成共识。”至于定存部分,他认为银行会拿出去贷款,但社保基金“亏”在不能享受贷款收益而是银行利率。“如果我们跟银行签协议能达到6%的收益,我觉得可以接受。”他提出。
不过,部门答复并未让所有与会者“解渴”。接力专题询问召开的另一场座谈会上,省人大代表俞雪花就提出,巨额存量分散在各地各级政府,但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负责,存款方式五花八门,甚至有地方只存半年,只为某个商业银行完成存款任务,俨然成为利益输送管道。
“应该制定基金安全管理的专门办法,现在的依据还是16年前的,还只针对部分项目,”她建议,“而且要公开具体存款方式,不能笼统讲存在银行。”
经济、财政双料冠军
为何社保待遇不高?
“广东的GDP、财政收入都是全国最高,为什么企业职工的月均养老金只有全国第八?”杨英直言,外出公干时常常被外省人问及这个问题,自己也很不解。
“假如除去不可比因素,广东不是全国第八,而是第一。”被杨英直接点名的林应武这样回答。目前全省职工月人均养老金确实排在北京、上海、天津、西藏、新疆、宁夏和青海之后,但他认为必须考虑地区特殊性。他解释,京沪津是直辖市,不存在地区不平衡的问题,余下四省区则属于少数民族、边远和高原地区,中央财政专门提供政策性补贴,这些都是广东不可比的。
对于职工养老金水平的衡量标准,林应武引述国际规范称,其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最低比值为40%,中国目前为47.6%,广东则为57.2%。林应武表示,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该问题,通过一系列措施,广东的职工养老金水平从2004年769元提高到目前2197元,粤东西北地区增速更是远高于全省均值。
“广东的养老金水平,我认为还是适当、合理的,也基本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林应武说。
养老基金巨额结余
为什么不花掉?
获得首个发问机会的委员杨英注意到,广东不是缺钱,职工养老基金存量已在去年底超过4300亿元,全国居首,但实际发放水平却偏低,貌似很矛盾。“这么大结余怎么来的?应该怎么认识?”他问省人社厅厅长林应武。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是个好事情。”林应武解释,养老基金不是政府性资金,而是劳动者用自己所得缴存的。作为经济和人口大省,广东去年参保职工超过3500万,同期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则在2200到2600万人之间,参保人数越多缴费越多,结余肯定也就多。此外,2010年前国家允许职工退保,但只返还个人账户资金,统筹账户资金则沉淀下来,因此构成巨额存量。
虽然是好事,但林应武直言有朝一日基金结余不仅不算大,恐怕还“远远不够”。他现场做了粗略且静态的测算,目前400多万退休职工一年的养老金开支约975亿元,据此标准,若目前参保的4000万人多年后全部退休,一年就要花9700多亿元,现在的存量还不够负担一半人一年所需。
“养老金的压力跟挑战不是今天而是今后的,政府应该未雨绸缪,为人口老龄化做好准备。”林应武认为。
养老待遇提高
还有空间吗?
“这样看来,政府计划进一步提高待遇还有空间吗?”杨英连环追问。
“肯定是有的。”林应武态度乐观,解释可以通过政策措施调整,根本之策在于尽快实现省级统筹调配资金,并解决应参保而未参保现象。不过他补充,养老金的大政方针属于中央事权,地方只能在技术细节上做文章。“在政策容许的情况下怎,可以在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政策做一些改革和完善。”
具体如何让基金保值增值,以供未来所用?委员许家瑞同样关心该问题。
财政厅副厅长欧斌透露,1000亿元养老基金已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两年,每年年化收益率均超6%,远高于此前收益故续约三年。此外,各级社保基金除预留两个月待遇发放,其余都以最优结构在银行定期存款,基本达到存量的87%。
据林应武透露,养老金“入市”来之不易。“养老金是百姓保命钱,谁也不敢、不想去碰。2009年到2011年我们不下十次找财政部和理事会,甚至到国务院汇报,最终达成共识。”至于定存部分,他认为银行会拿出去贷款,但社保基金“亏”在不能享受贷款收益而是银行利率。“如果我们跟银行签协议能达到6%的收益,我觉得可以接受。”他提出。
不过,部门答复并未让所有与会者“解渴”。接力专题询问召开的另一场座谈会上,省人大代表俞雪花就提出,巨额存量分散在各地各级政府,但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负责,存款方式五花八门,甚至有地方只存半年,只为某个商业银行完成存款任务,俨然成为利益输送管道。
“应该制定基金安全管理的专门办法,现在的依据还是16年前的,还只针对部分项目,”她建议,“而且要公开具体存款方式,不能笼统讲存在银行。”
经济、财政双料冠军
为何社保待遇不高?
“广东的GDP、财政收入都是全国最高,为什么企业职工的月均养老金只有全国第八?”杨英直言,外出公干时常常被外省人问及这个问题,自己也很不解。
“假如除去不可比因素,广东不是全国第八,而是第一。”被杨英直接点名的林应武这样回答。目前全省职工月人均养老金确实排在北京、上海、天津、西藏、新疆、宁夏和青海之后,但他认为必须考虑地区特殊性。他解释,京沪津是直辖市,不存在地区不平衡的问题,余下四省区则属于少数民族、边远和高原地区,中央财政专门提供政策性补贴,这些都是广东不可比的。
对于职工养老金水平的衡量标准,林应武引述国际规范称,其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最低比值为40%,中国目前为47.6%,广东则为57.2%。林应武表示,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该问题,通过一系列措施,广东的职工养老金水平从2004年769元提高到目前2197元,粤东西北地区增速更是远高于全省均值。
“广东的养老金水平,我认为还是适当、合理的,也基本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林应武说。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