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7-31 23:15:0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候鸟养生 养老院】养老,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今年,山东省临沂市政协确定的9件重点督办提案中,关于养老服务业体系建设的提案成为重点督办提案之一。29日的临沂市政协十四届十三次常委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临沂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案》,这也成为今年首个建议案。
        对于该《建议案》的起草形成过程,市政协副主席王启成在此次常委会上也做了说明。据介绍,截至2013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3万,约占总人数的16%,80岁以上老年人30多万,约占老年人口的20%,预计到2015年底临沂市老年人口将达到175万。临沂市老龄人口基数大,养老服务任务重、起步晚,面临大量基础性工作和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发展养老服务业既关乎重要民生,又事关经济转型,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了更全面真实地了解临沂市养老服务业的现状,今年4月份以来,市政协与14个市直部门、县区政协联合实地调研。其中,调研组赴8个县区、42个基层社区和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分别形成专题调研报告。通过多渠道、多层面调研,摸清了底子,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
        “起草过程中,成立了由市老龄委、民政局、政府研究室、政协社法委和部分政协委员参加的起草组。起草组成员既有长期从事该项工作的行家里手,又有专家学者。”王启成介绍,初稿形成后,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边征求边修改。最终,在市政协十四届十三次常委会审议通过。
        据悉,该《建议案》主要提出了六条建议。其中,重点建议市政府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智能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以此为支撑提高居家养老水平。“调研中普遍认为这种方式投入少、见效快、效果好,是适合临沂的主要养老模式。”王启成介绍说。
        同时,建议政府积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让各类社会主体在发展养老业中唱主角,依靠社会力量实现养老产品丰富和养老产业繁荣。此外,还提出了整合资源、破解养老服务业发展瓶颈的建议。如土地保障、医养结合、人才培养、行业监管等。
        政协委员讨论养老建议案明确牵头部门,部门齐抓共管
        29日,在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临沂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案》前,政协委员们分组对《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临沂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案(草案)》进行了讨论。讨论中,明确养老服务体系牵头部门成为委员们的共识。
        “建议案抓在了点子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明确牵头部门,临沂市及各县区应成立社会养老办。”分组讨论现场,市政协委员王培金表示,养老服务建设的核心是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因此在个人、企业等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过程中,应有规范、完善的相关配套政策,加大规范约束力度。
        市政协委员王金明坦言,他在十几年前就关注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养老主要还应靠社会养老。“应该大力兴办集养老、医疗、娱乐等为一体的养老机构。养老院犹如托老所,要像重视托儿所一样重视托老所。”王金明认为,建议案接地气,关键还是在落实,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政府主导力量应更大些。
        在分组讨论中,各讨论组讨论热烈,委员们各抒己见就《建议案》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主要集中在明确牵头部门,加强政府推动;民办养老机构吸收社会资本应出台更具体、明细的优惠政策等方面。
        亮点点击
        履行托底职责政府购买服务
        依托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等保障性养老机构,对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老人实行政府供养,优先为经济困难的孤寡、失独、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低收费护理服务或政府购买服务。
        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参加医疗保险救助制度、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老年人护理补贴和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并逐步拓展高龄津贴覆盖范围。并以解决失能老年人护理为重点,以基层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机构为依托,探索建立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各类社会主体参与
        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机构带动社区、社区服务居家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鼓励专业化社会组织、慈善组织、家政和物业等企业和机构,举办规模化、连锁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养老机构,加盟、参与、托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支持养老机构进社区,运用专业化队伍和手段,为社区开展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心理咨询等服务提供专业化技术指导。
        降低门槛、简化手续调动社会力量
        进一步降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门槛,简化手续、规范程序、信息公开,为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提供便捷服务。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管理运营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
        鼓励个人举办家庭化、小型化的养老机构。
        多元资本支持养老产业探索以房养老
        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在落实融资、捐赠、土地、税费等方面优惠政策同时,提高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一次性床位补助标准和运营补助标准。
        积极探索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以房养老)试点工作,将社会存量资产转化为养老资源。并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及外资,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多方式,兴办运营不同规模、层次的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
        盘活土地,整合资源破解养老服务瓶颈
        各级政府将养老设施建设营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用地指标用于新扩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盘活闲置资源,通过新建、购买、租赁或扩建方式,利用社会富余设施和闲置房地产整合和改造,用于养老服务。
        整合医疗养老资源方面,鼓励有条件医疗机构拓展养老服务或向老年养护院、康复医院转型,支持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设立派驻机构和服务点。公办医疗机构增加老年病房数量和护理型床位,享受养老床位补贴政策。
        构建养老服务
        信息网络
        市县建立以为老服务热线12349和“一键通”紧急呼叫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建构以信息化为手段、以服务实体为支撑的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体系。把养老服务业相关的各种服务实体和志愿者队伍等各类组织统一整合在一个信息平台上,为老年人24小时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等多种服务,构筑没有围墙的虚拟养老院。
        延伸阅读
        临沂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还处在初级阶段。例如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较为薄弱;城市社区基本没设置老年日间照料和托养床位等。
        据悉,目前临沂市养老机构发展不是很完善,社会养老机构数量偏少。全市共有养老机构共200多处,其中乡镇敬老院155处,这些养老机构中大多为养护型,为失能老人服务的医护型机构几乎为空白。
        临沂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临沂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案》中提出,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服务高效、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老年人共同参与、各尽其能的发展格局。
        实现90%以上老年人享受由社会化服务帮助下的自助式居家养老,部分老年人享受由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组织提供的互助式社区养老和专业养老机构提供的集中式养老,逐步实现养老服务由特定人群向社会公众拓展,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性”转变,“老有所养”向“老有乐养”跨越。
    温馨提示: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养老信息,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里的焦点新闻频道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