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7-28 17:41:12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养老网的小编昨天从北京市民政局获悉,“北京市老年人医养结合意见”正在制定中,有望年内出台,“意见”首次提到北京将实施“医养工”结合的养老方式。
         
        北京赛区“矫形器师职业技能竞赛”昨天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举行。据竞赛主办方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李毅然介绍,此前,我们多提到“医养结合”,即老人在社区或者养老院中既可以享受到养老服务,又可享受到医疗服务。但是,随着老年人残疾率的提高,“医养工”结合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养老福利。所谓“医养工”是指,由医生开具矫形处方,通过工程力学原理制作辅助器具,代替、补偿甚至是恢复老人因病失去的肌体功能。比如,轮椅代偿老人的行走功能,“腰围”代偿老人的腰部支撑功能。“掌托”可以帮助半身不遂的老人恢复手部功能,“足托”可以让腿脚不灵活的老人避免摔跤,矫形鞋垫可以缓解足部疼痛。
         
        此前,这些辅助器具多用于矫正儿童身体畸形,或者用于因车祸、地震等原因致残的成年人的身体康复,在老年人中鲜有使用。市民政局表示,今后,“医养工”结合的服务模式将走入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比如,正在全市建设的80家养老照料中心将提供康复辅助服务,由政府按照一定比例,资助照料中心购买生活和康复辅具产品。目前已知的有帮助失能老人洗澡的“助浴床”,帮助痴呆症老人吃饭的“助手”,恢复颈腰椎功能的“颈托”和“腰围”等。
         
        老龄化程度的增加,势必带来老年残疾人数量的上升,老人及子女的家庭生活质量受到挑战。早在10年前的一项调查就显示,北京老人中有9.2%的人因病残疾,其中女性老人的残疾率高达10%。北京市民政局昨天表示,在80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内,老人可通过优惠的价格使用这些辅具,实现“医养工”养老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