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7-24 11:40:43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数字时代,给老人带来的是什么?微博上疯狂转载了一名年轻网友手绘的一幅支付宝详细使用说明图,那是他送给母亲的母亲节礼物,不少网友大呼“满满都是爱”。今年年初,山东小伙子张明手绘了一套“微信使用说明”传给爸妈。第二天这套说明书被他的同学发到了微博上,其包含的温情令网友动容,还有人“跪求完整版”。
        
     
     手绘说明书部分截图,数字时代让老人赶不上趟


     
         
        现象
        

        “数字时代”让老人“赶不上趟”
         
        “艳艳,你快过来,屏幕又变成小的了。”5月9日20时许,家住北关区盘庚中社区的谢女士盯着电脑屏幕一脸茫然。自从艳艳给父母买了台电脑,教他们如何使用还真让艳艳费了不少脑筋。
         
        “都给你说了好几遍,直接点击这里就可以还原了。”艳艳一边抱怨一边操作鼠标,“人家小孩儿都会的,你怎么老学不会?”
         
        看见女儿有点不耐烦,谢女士也有点不好意思,她小声说:“俺们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了,你再给我说说。”艳艳告诉编者,电脑已经买了近一年时间,自己教父母如何使用已经很多次了,但是现在他们只会进行开关机等简单的操作,对于如何在网上搜索视频,还是没学会。
         
        和谢女士一样,市民苏大爷对如何操作电子产品也很犯难。5月10日10时,苏大爷拔掉了全自动洗衣机的电源,将洗了一半的衣服从洗衣机里取出来,开始用手洗。原来,这台全自动洗衣机是孩子们买来孝敬他们老两口的,可是因为操作按钮过多,即便他学习了很多天,依旧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上去是全自动的,可几乎每次都要手洗。”苏大爷有些无奈,“老喽,不中用了,这些东西都是年轻人用的。”
         
        苏大爷家里,电饭煲、光波炉、机顶盒……各类“新”产品可真不少。可孩子们添置的这些电器,却成了老两口攻坚的“难题”。“你看这台电视机,要用两个遥控器来控制,繁琐的操控过程难坏了我跟老伴儿。”苏大爷叹气说。

        子女
        

        “对父母太缺乏耐心了”
         
        电子时代,你愿意教会老人使用电子产品吗?编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年轻人,他们大多数表示愿意教父母如何使用,但问题是对老人们缺乏耐心。
         
        家住北关区纱厂附近的孙女士表示,自己去年给父亲买了个平板电脑,然后专门腾出时间教老人操作,可是都快一个月了,老人还是记不住具体的按键功能。孙女士最终还是失去了耐心。“刚开始都是手把手地教他如何开关机,如何在上面玩游戏,但第二天他就忘得一干二净,我觉得我都快成‘复读机’了。”孙女士郁闷地说。
         
        “80后”小李是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员,大学毕业后留在我市工作。虽然离家不远,但是7年来,除了春节,平时他很少回家。“想想自己还真没有耐心教过父母一件事儿,真是惭愧。”小李说,他的爸爸是个农民,一直期待着学会用视频和孩子聊天。“想想我太不懂事了,连这个小小的愿望都不能满足他。”小李说,现在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才真正地体会到做父母的不易。自己能耐心地教孩子说话,一遍又一遍,但是却没有耐心去教会自己的父亲怎样使用电脑。
         
        父母
        

        “孩子,我也想学”
         
        随后,编者就“是否愿意使用电子产品”这一话题随机采访了多位老人,他们大部分对使用电子产品有着比较强烈的欲望。不少老人希望赶上时代的步伐,缩短和孩子们的距离。
         
        “现在是新时代了,不学学这些‘新玩意儿’怎么行呢?用它们和在外地的孩子视频、语音,真的很方便,而且还能打发时间。”市民陈先生说,“自己想学是一回事,但是孩子们工作忙,根本没有时间教我,就算有时间了,我这笨手笨脚的,人家说不定也不愿意教呢!”
         
        “上岁数了,手、脑就不灵活了,我儿子好不容易答应教我一次,我几个小时都没学会,孩子也没耐心再教我了。”市民王女士说,一次她听几位同龄人说微信可以语音还能视频,就很感兴趣,一直希望儿子能教她。可儿子教了一次后就没耐心了,看着儿子平时工作忙碌的身影,王女士也不好意思再让儿子教自己了。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会很耐心地教孩子每一样东西,从来没有失去过耐心。”王女士颇为感慨地说,过去希望教孩子多学点东西,如今却想给孩子说一句,“孩子,我也想学,你等等我。”

    专家

    请扶起被“绊倒”的老人


        老一辈父母在数字时代“绊倒”,作为子女,你该怎么扶?对此,安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郭翠菊告诉编者,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在外工作,其父母只能独自在家,老人对众多的家用电子产品显得手足无措,而且很多子女都没有耐心教父母如何使用。但实际上,他们对电子产品的渴求程度并不亚于年轻人。

        郭翠菊认为,现在科技发展相当的迅猛,这些改变让老人不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因此在为他们讲解时,应该从最基础的讲起,每一次少讲一点,反复巩固练习。同时,子女在给老人讲解的过程中,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得到加强,彼此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老人从中获得成就感,心情舒畅,也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儿女孝顺全看细节,耐心教会父母如何使用电子产品,比给父母买再多的补品都有效果。

        安阳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张老师表示,很多时候,年轻人对父母缺乏耐心,这实际上是一个互动反馈的过程,父母曾经辛辛苦苦将孩子拉扯大,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孩子怎样用筷子吃东西、怎样穿衣服系鞋带、怎样洗脸梳头、怎样做人……孩子长大后也应对父母尊重、有耐心。当然,“80后”、“90后”的成长环境跟其父母当年是有天壤之别的,两代人之间的沟通要讲究方式。作为子女,首先要理解父母,体谅他们,反过来,父母接触新生事物时,子女也要随时提醒自己,摆正态度与父母沟通交流,哪怕父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再差,也不能让父母难堪。

    编者感言

        没有华丽包装,没有金丝边页,更没有精美印刷,可是这样一份粗糙的手绘微信、支付宝教程却很实用。年轻人手绘出的使用指南,涵盖了网络软件的方方面面,不禁令人感慨:满满都是爱!

        社会进入了“微时代”,由书信到电话,再到如今的微信、QQ,每一样新生事物的产生都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沟通方式多了,可不少老人感慨:和孩子距离却远了。老人们紧跟“时代步伐”,希望学习微信、网络电视等新生事物,可是年迈的他们总有些力不从心。为此,教父母学会使用微信、QQ等,让自己与父母的联系沟通畅通无阻,便是一件富有孝心的事情。

        小时候父母总是不厌其烦教我们长本事、学东西,耳边常常回荡着那句:“孩子,不慌,慢慢来。”时过境迁,如今父母年岁已高,当我们乘坐数字时代的列车快速前进时,是否能够等等父母?别让“落伍感”、“距离感”让老人有了“落魄感”,伤了他们的心。

        工作再忙,也要多一点陪父母唠嗑的耐心和孝心;压力再大,也要多一点不厌其烦的交流沟通;时间再紧,也要常牵着父母的手一起走走……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