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网 居家养老】2010年,王大爷和老伴儿在自家小区里看到了仁寿公司举办的宣传会,公司宣传的“候鸟式养老”服务让王大爷颇为心动,宣传会上专家所称的“候鸟式养老”的种种好处更是让王大爷感觉,多彩的晚年生活正在向他招手。
老人73岁寿辰上庭讨欠款 候鸟式养老没成被坑5万
但王大爷的儿子小王在看过所谓的宣传会后发觉不对劲,因为曾经听说过这种预存款消费被骗的案例。回家后小王就一直在劝父母改变主意,甚至找来民警帮忙劝说,但王大爷和老伴儿仍然不为所动。
“你们年轻人没有权利阻止我们老年人享受生活!”王大爷的态度非常坚决。
儿子的劝说并没有起到效果,很快,二位老人就背着儿子和仁寿公司签订了服务协议,花5万元购买了“候鸟养生钻石卡”。这张卡可以到仁寿公司指定的地点进行消费,也可以购买仁寿公司的产品,协议还约定,双方签订满3年后卡内的余额可以退还。
所谓候鸟式养老,就是让老人像鸟儿一样,随着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地方旅游养老。根据仁寿公司提供的服务,老人可以到他们指定的一些养老院度假,这些养老院大多设置在沿海省份,比如海南、江浙等地区,也有一些服务点设在北京郊区。二位老人本想着用这样的方式好好地旅旅游,享受一下晚年生活,但是刚刚签完合同没多久,两位老人的身体就都相继出了状况并住院治疗,再也承受不起旅途劳顿。
远的地方去不了,那在北京周边呢?小王也向一些去过仁寿公司指定养老院的老人了解过情况:“他们公司提供的服务非常差,伙食也达不到承诺的标准。所谓的那些打折商品,打折之后也比市价贵很多。这样的条件,就算是老人身体好我也不敢让他们去啊。”
尽管没法再享受公司的服务,但毕竟双方有合同在先,三年之后才能退还卡里的余额,王大爷也就一直等到了2013年,想等合同到期后依照约定拿回卡里的5万元钱。
“合同到期之后,我们一直在联系仁寿公司希望能拿到退款,他们的态度倒是一直挺好,口头答应钱一定退,但就是找各种理由推脱,不是说负责人不在就是说公司没钱。到现在都拖了快一年了,我们还是没拿到退款”,小王说起这事来很是气愤,“这不就是无赖么。”
协商无果,王大爷和老伴儿只好把仁寿公司告上了法庭,石景山法院昨日开庭审理了此案。同时起诉的还有唐大妈,她同样是购买了5万元的“钻石卡”,三年到期却拿不到退款,无奈只好寻求法院的帮助。
庭审过程中,仁寿公司对两位老人退还本金的要求都一一接受,没提出半点异议,并在庭上明确表示:“这个钱确实是应该退还的。”但在王大爷向公司主张这5万元从2013年9月至今被拖欠近一年的利息时,仁寿公司却拒绝承担,并且在法庭主持的调解中提出本金要分两次,最晚在9月底将钱款退还给王大爷。
“你们还想拖多长时间?”小王明确表示反对,“最晚这个月月底必须把本金退给我们,不然我们就要主张利息。太过分了!”
由于双方调解没能达成一致,法庭将择日对本案进行宣判。
老人上了年纪,总是渴望有人能陪伴他们,但又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一些商家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美其名曰提供“养老服务”,促使老人与其签订大额的消费合同。有数据显示,每年冬季,海南岛接待的“候鸟”老人多达45万。据编者了解,涉及养老服务合同的案件在石景山区较为多发。通过网络搜索我们也可以发现,以“候鸟式养老”为噱头,“忽悠”老年人花费数万元甚至十数万元购买服务,进而产生的纠纷的案例比比皆是。这些案件一般都属于预付卡消费,而预付卡消费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一旦公司出现了经营风险,比如发生亏损甚至破产,店面搬离后就很难再找到商家,预付的款项很难退还。
审理本案的张英周法官也提示各位老人,在购买这些养老服务时,首先要谨慎,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就和对方公司签订合同。其次,要仔细了解对方公司的情况,确定公司有一定的经营能力。再次,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防止因为签订了对自己不利的格式条款,导致维权时候的损失。最后,合同和相关的缴款凭证上要有公司的签章,不能只有服务人员的签字,并且要妥善保管上述凭证。这样,才能在纠纷发生时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老人73岁寿辰上庭讨欠款 候鸟式养老没成被坑5万
但王大爷的儿子小王在看过所谓的宣传会后发觉不对劲,因为曾经听说过这种预存款消费被骗的案例。回家后小王就一直在劝父母改变主意,甚至找来民警帮忙劝说,但王大爷和老伴儿仍然不为所动。
“你们年轻人没有权利阻止我们老年人享受生活!”王大爷的态度非常坚决。
儿子的劝说并没有起到效果,很快,二位老人就背着儿子和仁寿公司签订了服务协议,花5万元购买了“候鸟养生钻石卡”。这张卡可以到仁寿公司指定的地点进行消费,也可以购买仁寿公司的产品,协议还约定,双方签订满3年后卡内的余额可以退还。
所谓候鸟式养老,就是让老人像鸟儿一样,随着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地方旅游养老。根据仁寿公司提供的服务,老人可以到他们指定的一些养老院度假,这些养老院大多设置在沿海省份,比如海南、江浙等地区,也有一些服务点设在北京郊区。二位老人本想着用这样的方式好好地旅旅游,享受一下晚年生活,但是刚刚签完合同没多久,两位老人的身体就都相继出了状况并住院治疗,再也承受不起旅途劳顿。
远的地方去不了,那在北京周边呢?小王也向一些去过仁寿公司指定养老院的老人了解过情况:“他们公司提供的服务非常差,伙食也达不到承诺的标准。所谓的那些打折商品,打折之后也比市价贵很多。这样的条件,就算是老人身体好我也不敢让他们去啊。”
尽管没法再享受公司的服务,但毕竟双方有合同在先,三年之后才能退还卡里的余额,王大爷也就一直等到了2013年,想等合同到期后依照约定拿回卡里的5万元钱。
“合同到期之后,我们一直在联系仁寿公司希望能拿到退款,他们的态度倒是一直挺好,口头答应钱一定退,但就是找各种理由推脱,不是说负责人不在就是说公司没钱。到现在都拖了快一年了,我们还是没拿到退款”,小王说起这事来很是气愤,“这不就是无赖么。”
协商无果,王大爷和老伴儿只好把仁寿公司告上了法庭,石景山法院昨日开庭审理了此案。同时起诉的还有唐大妈,她同样是购买了5万元的“钻石卡”,三年到期却拿不到退款,无奈只好寻求法院的帮助。
庭审过程中,仁寿公司对两位老人退还本金的要求都一一接受,没提出半点异议,并在庭上明确表示:“这个钱确实是应该退还的。”但在王大爷向公司主张这5万元从2013年9月至今被拖欠近一年的利息时,仁寿公司却拒绝承担,并且在法庭主持的调解中提出本金要分两次,最晚在9月底将钱款退还给王大爷。
“你们还想拖多长时间?”小王明确表示反对,“最晚这个月月底必须把本金退给我们,不然我们就要主张利息。太过分了!”
由于双方调解没能达成一致,法庭将择日对本案进行宣判。
老人上了年纪,总是渴望有人能陪伴他们,但又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一些商家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美其名曰提供“养老服务”,促使老人与其签订大额的消费合同。有数据显示,每年冬季,海南岛接待的“候鸟”老人多达45万。据编者了解,涉及养老服务合同的案件在石景山区较为多发。通过网络搜索我们也可以发现,以“候鸟式养老”为噱头,“忽悠”老年人花费数万元甚至十数万元购买服务,进而产生的纠纷的案例比比皆是。这些案件一般都属于预付卡消费,而预付卡消费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一旦公司出现了经营风险,比如发生亏损甚至破产,店面搬离后就很难再找到商家,预付的款项很难退还。
审理本案的张英周法官也提示各位老人,在购买这些养老服务时,首先要谨慎,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就和对方公司签订合同。其次,要仔细了解对方公司的情况,确定公司有一定的经营能力。再次,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防止因为签订了对自己不利的格式条款,导致维权时候的损失。最后,合同和相关的缴款凭证上要有公司的签章,不能只有服务人员的签字,并且要妥善保管上述凭证。这样,才能在纠纷发生时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