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7-19 19:09:42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院】截至2013年底,津城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已达到200.85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0.01%,这意味着每5人当中就有1位是老年人。预计到2030年,天津市老年人口将达333万人。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但我国还无法彻底解决所有养老问题,并且社会化养老也受到观念、文化、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所以养老功能在家庭和社会化之间转移、替代和扩展。
        居家养老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的家庭养老,它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结合,是一种社会化的养老方式,以老年人“居家”需求为前提,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使老年人的生活不离开家庭,不离开社区。
        居家养老:九成老年人更认同
        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居家养老始终占据主流。可是在家养老,老人们又渴望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据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人喜欢在家养老,三分之一以上接受机构养老的老人表示,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想入住养老机构。因而,实施社区与家庭养老模式,对于解决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为此,天津市将充分利用社区(村)老年生活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便利、优质、高效服务;发挥志愿者队伍和老年人协会等群众组织作用,为老年人提供邻里关照、协议包户、亲情陪伴、自助互助等服务;要把社会孤老、退休孤老、空巢老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不能自理或半自理老人和经济困难老人六种老人作为社区(村)老龄工作重点服务对象。
        对此,天津市民政部门尝试推行养老机构向社区延伸服务,养老机构社区延伸服务也叫“虚拟养老院”,“虚”在不新建实体养老机构;“拟”在依托现有养老机构,把机构内专业服务模式、服务标准等引入社区家庭,让居住在家的老人也能够享受到高质量服务。和传统养老方式相比,“虚拟养老院”可满足大多数老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对于养老机构来说,可以充分发挥服务潜能。
        据了解,从2012年起,天津市开始开展养老机构社区延伸服务(虚拟养老院)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4家养老机构向周围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服务。据了解,从目前14家养老机构向周围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服务
        的情况看,受到越来越多老人的欢迎。这些养老机构已向社区和居家老年人开设了就餐配餐、家政服务等项目,并向有一定收入来源、能自行支付服务费用、迫切需要专业服务的老年人,按照养老机构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标准,入户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专业化服务。
        到2016年,全市将新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242个,使中心总量达到740个,服务范围覆盖全市所有社区和村新建社区托老所21个,使托老所的总量达到32个,可收住托养老人约3000人。此外,今后凡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照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养老地产:有需求但运营困难
        养老地产是2014年房交会的亮点之一。据了解,在开发过程中,养老的建筑产品类似于高端住宅的开发规律,只不过其核心在于适老化设计。养老地产实现了品质地产和优良健管家服务的有机结合,从护理、医疗、康复、健康管理、文体活动、餐饮服务到日常起居呵护,增加设施设备并精心打造专业管理团队。养老地产主要的产品形态包括:保险资金推出的升级版的养老机构,如养老院,将养老地产视做商业地产项目长期经营;其次是开发商推出的养老地产项目。
        养老地产是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中的新兴产物,国家暂时没有出台针对养老地产的建筑规范。《住宅建筑规范》中关于“老年人住宅”的解释为:供以老年人为核心的家庭居住使用的专用住宅。规范上的缺失,使得养老地产项目在申请立项时只能参考酒店式公寓的标准,产品性质尚不明确。由于养老地产的性质尚未明确,无法得到政府的引导优惠。
        针对养老地产的运营压力,不少业内人士称养老地产生不逢时:地产市场火爆,土地价格抬升推高了养老地产的成本。另一方面,目前养老地产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政府支持措施。行业标准尚未建立,导致市场上定价和服务等并无明确的标准和可信赖的体系。标准建立一般来说要滞后于商业行为。发展出成熟的体系也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
        普通房地产项目可以通过前期销售补充资金链或者是通过银行贷款,信托公司等渠道融资;而保障房项目可以通过政府扶持,发展多渠道的融资方式获取开放资金。养老地产项目处于一个不伦不类的尴尬位置,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或者政府优惠政策,只能依靠自身资金或其它途径融资,开发资金压力大。相关调查显示,超过7成的受调查者表示对养老地产并不了解,子女亲自照顾父母是天津的主流养老方式。调查还显示,超半数人希望项目位于配套丰富的市内六区;而天津养老项目多位于远郊区县,交通和医疗配套相对落后,造成购房者对项目不认可。
        养老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天津市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三名,是全国进入老龄化最早、发展速度最快、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目前,在天津市乃至全国的养老机构都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国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基本达到95%,甚至还在排长队等待空床位。而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就会低一些,更有甚者因为入住率低不能维持基本运转而纷纷倒闭。
        首先,国办养老机构国家投资较多,老人住养环境较好,医疗服务到位,住养费用却相对较低。国办养老机构费用是由物价局来制定,所以一直以来都控制在较低价位,而民办养老机构的价格要在2000元至3000元,虽然也有政策扶持,但是民办养老机构成本高、风险大,所以老人在选择的时候势必倾向于国办养老机构,愿意等3年、5年也不太愿意选择民办养老机构。
        其次,选择养老院时,有一部分老人和家属对民办养老机构信心不强,选择国办养老机构觉得安全,基本上国办养老院都有自己的医疗设备。反观民办养老院,只有具备实力的才会跟医院合作,实行医养结合,再高档的医、养一体的养老机构收费更惊人。第三,目前养老行业不乏一些养老机构存在管理松散、人员素质低下、服务水平较低的现象。由于护理员这个岗位的特殊性,面对求职者,招聘方面必然不占优势,所以并不能对护理员要求太多,有愿意做并且能坚持下来就已经很难得了。在这方面国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面临同样问题。
        目前,天津市关于资助社会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出台,其中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各项补贴,包括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用工补贴等等,政府应该监督这些优惠政策尽快落到实处,并增加一项租赁补贴,将这些补贴实实在在下发到养老机构里,并切切实实用在老人的生活中,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老人住进养老机构不仅是为了延续生命获得基本照顾,他们更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并且有尊严快乐地度过自己的晚年。
        温馨提示: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的养老信息,欢迎登陆我们官网中福养老网里的焦点新闻频道进行浏览,里面有丰富的养老信息,希望能帮到您。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