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7-08 17:38:1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敬老院】【热点概述】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业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低两三倍。2012年3月,这一制度在全国“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对当前的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高涨。

    【预测题目】

    2012年3月,“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当前的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高涨,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改革“双轨制”,让养老金“公平对待”,公平是养老保障制度的灵魂,虽然“双轨制”的形成有历史原因,但对其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

    这种局面的危害性是严重的,直接导致相关群体产生深刻的被剥夺感、被抛弃感,不利于社会公平、稳定与和谐。养老金是社会对劳动者的“反哺”,公平公正理应是首要规则。近十年来,尽管国家在社会保障等社会政策、社会立法领域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和改革,对解决企业养老金偏低的问题也作了很多努力。比如,自2005年起,国家连续6年7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养老金翻了近一番,但因其基数过低,差距仍然很大。

    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改革“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先进行试点,逐步积累经验”。

    第一,继续提高企业离退休职工待遇。

    第二,在企业具有年薪的地方应拿出一部分来增加退休职工的工资。

    第三,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改革。

    第四,解决“养老金双轨制”问题迟迟得不到推进,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既是养老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受益者,双重身份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可以预料,如果要削减现有群体的养老金待遇,自然会面临很多阻力。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妨走“帕累托改进”或增量改革的路子,不减少各群体现在养老金的数额,但增量部分绝大多数用于企业退休人员等弱势群体的福利增长。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