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网 居家养老】15岁时,“上大学”的梦想像一颗种子种在霍焰老人的心里,但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霍焰老人求学之路频频受阻。75岁时,霍焰老人终于有机会走进大庆老年大学,并在5年后成了该校第一位毕业生,还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八旬霍焰老人圆大学梦 曾绝食4天换学习机会
霍焰老人拿到了大学毕业证
6月18日9时,市作家协会创作基地正式在老年大学文学班挂牌。挂牌仪式上,老年大学校长任俐为一位学员颁发了毕业证,这是自老年大学开班以来,颁发的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毕业证。
这位学员名叫霍焰,今年80岁,拿着毕业证,她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这一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还能拿到大学毕业证。也许我写不出什么精美的文章,但实现大学梦,今生也就没有遗憾了。”
当这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走在街上时,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她是一名老年大学的学生,还满怀激情地进行文学创作,并出版了《我的大学梦》一书。20日,编者来到她位于万宝一区的家,聊起她做了60年的大学梦。
霍焰老人大学梦:15岁时埋下的“种子”
“像表姐一样上大学的信念,就像一颗种子,埋在我的心里,让我时刻想着上大学。”霍焰出生于山东邹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一家人靠几亩地勉强维持温饱,更别说上学了。
15岁那年,霍焰跟母亲去姥姥家,看到邻居家的表姐很漂亮,谈吐不凡,霍焰一下子被吸引了。她听说这位表姐在南京上大学,就对母亲说:“我长大了也要上大学!”可母亲却说:“就咱家这个条件,你还想上大学?做梦吧!”
这个梦,霍焰一直做了60年。这60年,不论经历多少坎坷,它一直在霍焰的心里,只要让她逮到学习的机会,她就拼命地学习。
1949年秋天,村里来了个工作组,霍焰听大人们说,这是毛主席的队伍回来了,老百姓往后有好日子了。霍焰当时心里乐开了花,干活也更有劲儿了,因为过上好日子,上大学就有希望了。1950年春节后,工作组开始办夜校、识字班。
霍焰在识字班学习了三个月,6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并获得了县里颁发的“学习模范奖章。”正在霍焰沉浸在学习的喜悦中时,母亲突发心脏病去世,父亲再婚。家庭的变故,让霍焰上学的愿望破灭了。
霍焰老人曾绝食4天换来学习机会
“为了能上学,我差点饿死!”霍焰说,在农村,女孩到了十五六岁的年龄就该嫁人了,自己又是家里的劳动力,弹棉花、织布、做衣服……啥活儿都会干,父亲更是不肯让她上学。
“你们要是不答应我上学,我就绝食!”霍焰坚定地对父亲和继母说。一天、两天、三天,霍焰已经饿得躺在床上动不了了。第四天午饭后,父亲终于妥协了。
待农活全部忙完,霍焰走进了三年级下半学期的课堂。因为学习刻苦,霍焰从刚入学时的班级倒数第一,到后来成功考上了县重点一中。但面对190多元的学杂费,霍焰还是选择放弃了这难得的上学机会。
霍焰老人60岁时考取中医调剂证书
1957年,霍焰结婚,后随丈夫转业来到伊春。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又有了三个儿女,霍焰放弃了工作,但她并没放弃学习,她将教育孩子的经历写成文章《教育孩子踏着王杰叔叔的脚步走》,发表在《教育报》上。
1990年,霍焰和老伴儿开了个中医诊所,但卫生局规定,没有中医调剂证书不允许抓中药,如果要考证,最大的年龄限制是45周岁,而她当时已经60周岁了。“我们诊所经常帮助农村困难患者、孤寡老人和残疾患者等,卫生局就给我特批了一个考试名额。”霍焰告诉编者,她不仅参加培训班,学习还非常刻苦,每个科目的成绩都达到了优秀,最终顺利拿到了证书。
八旬霍焰老人圆大学梦 曾绝食4天换学习机会
霍焰老人拿到了大学毕业证
6月18日9时,市作家协会创作基地正式在老年大学文学班挂牌。挂牌仪式上,老年大学校长任俐为一位学员颁发了毕业证,这是自老年大学开班以来,颁发的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毕业证。
这位学员名叫霍焰,今年80岁,拿着毕业证,她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这一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还能拿到大学毕业证。也许我写不出什么精美的文章,但实现大学梦,今生也就没有遗憾了。”
当这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走在街上时,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她是一名老年大学的学生,还满怀激情地进行文学创作,并出版了《我的大学梦》一书。20日,编者来到她位于万宝一区的家,聊起她做了60年的大学梦。
霍焰老人大学梦:15岁时埋下的“种子”
“像表姐一样上大学的信念,就像一颗种子,埋在我的心里,让我时刻想着上大学。”霍焰出生于山东邹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一家人靠几亩地勉强维持温饱,更别说上学了。
15岁那年,霍焰跟母亲去姥姥家,看到邻居家的表姐很漂亮,谈吐不凡,霍焰一下子被吸引了。她听说这位表姐在南京上大学,就对母亲说:“我长大了也要上大学!”可母亲却说:“就咱家这个条件,你还想上大学?做梦吧!”
这个梦,霍焰一直做了60年。这60年,不论经历多少坎坷,它一直在霍焰的心里,只要让她逮到学习的机会,她就拼命地学习。
1949年秋天,村里来了个工作组,霍焰听大人们说,这是毛主席的队伍回来了,老百姓往后有好日子了。霍焰当时心里乐开了花,干活也更有劲儿了,因为过上好日子,上大学就有希望了。1950年春节后,工作组开始办夜校、识字班。
霍焰在识字班学习了三个月,6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并获得了县里颁发的“学习模范奖章。”正在霍焰沉浸在学习的喜悦中时,母亲突发心脏病去世,父亲再婚。家庭的变故,让霍焰上学的愿望破灭了。
霍焰老人曾绝食4天换来学习机会
“为了能上学,我差点饿死!”霍焰说,在农村,女孩到了十五六岁的年龄就该嫁人了,自己又是家里的劳动力,弹棉花、织布、做衣服……啥活儿都会干,父亲更是不肯让她上学。
“你们要是不答应我上学,我就绝食!”霍焰坚定地对父亲和继母说。一天、两天、三天,霍焰已经饿得躺在床上动不了了。第四天午饭后,父亲终于妥协了。
待农活全部忙完,霍焰走进了三年级下半学期的课堂。因为学习刻苦,霍焰从刚入学时的班级倒数第一,到后来成功考上了县重点一中。但面对190多元的学杂费,霍焰还是选择放弃了这难得的上学机会。
霍焰老人60岁时考取中医调剂证书
1957年,霍焰结婚,后随丈夫转业来到伊春。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又有了三个儿女,霍焰放弃了工作,但她并没放弃学习,她将教育孩子的经历写成文章《教育孩子踏着王杰叔叔的脚步走》,发表在《教育报》上。
1990年,霍焰和老伴儿开了个中医诊所,但卫生局规定,没有中医调剂证书不允许抓中药,如果要考证,最大的年龄限制是45周岁,而她当时已经60周岁了。“我们诊所经常帮助农村困难患者、孤寡老人和残疾患者等,卫生局就给我特批了一个考试名额。”霍焰告诉编者,她不仅参加培训班,学习还非常刻苦,每个科目的成绩都达到了优秀,最终顺利拿到了证书。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