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6-25 18:33:52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澳大利亚拟将退休年龄推后至全球最高的70岁,引发外界关注。澳大利亚近年步入65岁的老人数量以每年3.7%的速度递增,其直接后果就是养老金支出已升至720亿澳元,超过了防务支出。
        

        应对老龄化 富国“相约”延迟退休年龄
        

        经济困局背后的老龄化影子
         
        老龄化的第一大重灾区是欧洲。二战以后,欧洲的社会民主党趁着30年的经济发展黄金期进行凯恩斯主义实验,缔造出一个福利国家群。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希腊、爱尔兰等欧洲边缘国家也效仿实行高福利政策,但结果是财政负担沉重。这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在丧失货币自主权情况下,为了弥补赤字不得不大量发债,最终结果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下,希腊、冰岛等国首先走向破产,引爆了持续至今的欧债危机。
         
        日本虽未遭受国家破产的悲剧,但却不得不忍受经济长期停滞乃至收缩的折磨。婴儿潮一代的辛勤工作曾给这个地狭人稠的国家带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冠冕,而这代人的退休则让日本经济失去了整整20年。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在其《李光耀观天下》中,把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最大原因也归结为“人口骤减”。这一背景也决定了如今“安倍经济学”的主题是激发老迈日本的活力。
         
        与“老欧洲”不同,新大陆上的美国虽然很早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但不断涌入的外来移民稀释了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但其代价则是白人人口比例的下降以及拉美裔人口比例的壮大,引发美国主流舆论的担忧。不容忽视的是,婴儿潮一代退休所增加的财政支出势必会再次挑战美国脆弱的债务上限。
         
        延迟退休:各国不约而同的选择
         
        在全球老龄化冲击的背景下,各国纷纷选择延迟退休以求解决劳动力和财政问题。除了澳大利亚外,发达国家中同样引人注意的还有英国。当前英国民众领取退休金的年龄是男性65岁、女性60岁,不过财政大臣奥斯本去年底宣布,从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退休年龄推迟至68岁,40年代末延长至69岁。英国政府预计,在提高退休年龄后,政府在未来50年里可节省5000亿英镑。
         
        与英国相比,德日两国的延迟力度略显平缓。2012年起德国退休者的年龄将由过去的65周岁逐步过渡到2031年的67岁。德国将延长的两年分为24个月。前12个月在12年的过渡期里,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加1个月的工作时间。后12个月则在6年里过渡完,这样2031年67岁退休即可如期执行。
         
        日本在去年4月开始将企业男性职员的养老金支付年龄从60岁上调至61岁,之后每隔3年上调1岁,2025年以后统一为65岁,女性职员的上调时间则比男性职员晚5年实施。
         
        在法国,由于民众反对声音激烈,去年在保留62岁法定退休年龄不变的基础上,奥朗德对退休制度进行了微调:从2014年起提高在职人员和雇主的基本养老保险(行情专区)缴费率,2020年开始把养老金缴费年限从41.5年延长到2035年的43年。
         
        对延迟同样存在争议的还有美国,自1983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签署《社会保障法案》,规定从当年至2017年,美国退休年龄将由65岁逐步提高到67岁。不过随着这一年限的到来,延迟退休将再度成为两党拉锯的重要议题。
         
        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尚未实行延迟退休的国家一方面应该考虑消除性别差异,同步延长退休年限;另一方面应该注意渐进式延迟退休,如澳大利亚看似大幅提速延迟退休年限,但平均到每年相当于延迟2-3个月,利于避免引起社会过大波动。
         
        延迟退休的意外后果
         
        政府延迟退休的初衷是增加劳动力供应和缓解财政压力,但却可能引起一系列复杂后果。一方面,在延迟退休政策之下,接受更多教育的人在步入老年后可以继续依靠脑力劳动获得丰厚报酬。然而底层老百姓不得不在年老之后还继续从事体力劳动,这随着年龄增加而更加难做。社会保险对于贫困人群的吸引力和重要性加大。《经济学人》杂志担忧称,同龄人努力工作而自己却靠纳税人施舍的爷爷辈也许将成为大家讨厌的人。老龄化与贫富分化的相关性因延迟退休政策而加强了。
         
        不过,专家对这个问题表示乐观。在原新看来,受体力、精力、技能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上述情况并非普遍现象。许多老年人并没有按照政府规定退休年龄而是提前退休,仍旧在就业岗位上与年轻人充满竞争力的毕竟是少数。“市场机制会在延迟退休后的就业结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发展更新,面对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老年人再就业或持续工作更多是重复性的工作。”
         
        但另一方面,穷国与富国的政府们从这一政策中的受益程度也不相同。从表面上看,延迟退休会增加税收、减少负担。但这更多的是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的。富国的人民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更高,延迟退休对其纳税能力影响不大。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人民接受的教育相对少,体力劳动者更多,经济结构相对低端。虽然工人年复一年地停留在工位上,但这些国家从延迟退休政策中获得的收益率却可能呈递减趋势。
         
        对于劳动力供应紧张和财政压力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延迟退休的同时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改善经济结构应当是明智之举。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