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6-09 11:52:1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福养老网】                      【养老院】

    几乎每天下午5时30分,乐龄饭堂就会把晚餐准时送给家住东华里的骆婆婆。在禅城区,像骆婆婆一样需要送餐的老人还有不少。

    禅城区祖庙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星分中心统计,目前在该中心登记在册(祖庙辖区)需要送餐上门的老人约有300多人。在市老年学学会近日完成的“关于加快建立佛山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中提到,像送餐上门这样能解决辖区内困难老人吃饭问题的举措,值得推广。

    送餐上门解决吃饭问题

    今年82岁高龄的骆婆婆,与87岁的老伴因年事已高,身体不太好,行动不便。“不能上街,不能买菜,不能煮饭。”她说,自己有一女儿,但由于工作忙,没办法每日照顾他们的起居饮食。

    吃饭成了骆婆婆两老最大的问题。去年年初,骆婆婆向平安钟寻求帮助,平安钟为他们联系到了乐龄饭堂。

    骆婆婆说她在乐龄饭堂订餐已有一年多,“乐龄饭堂的服务很贴心,有干饭、烂饭、稀饭,切合老人的需要,价格也很实惠,食堂每餐6元,送餐每餐8元。”自从有了乐龄饭堂,骆婆婆与老伴就有了“吃的靠山”,不用再为两餐发愁,“孩子也能安心工作了”。

    最让骆婆婆感动的是,乐龄饭堂不像外面的饭店那样先付后吃,而是先吃后付,每个月都是到月底才付钱。骆婆婆非常感激乐龄饭堂对老人的照顾与关心,“不以赚钱为目的,而是真心实意地为老人服务,很难得。”

    养老服务需求急剧增加

    “像骆婆婆这样的老人,佛山市有很多。这种给老人送餐上门的服务很有需要。”市老年学学会会长丁桂培说,由市老龄办组织该学会在今年年初进行了佛山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研究调查,发现我市养老服务目前还存在很大的服务空缺。

    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我市有户籍老年人口59.43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5.73%。预测到2015年,我市户籍老年人口将达到67万人,2020年将超过80万人,平均每年以3.5%以上的速度增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带来养老服务需求的急剧增加,需要进一步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产业。

    “若老年人的子女都是双职工,送餐上门服务或是老人饭堂,老年人需要、子女也需要。”丁桂培说。送餐上门服务和老人饭堂已在佛山一些养老服务试点单位中试行和推广。

    2012年3月,禅城区祖庙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星分中心开始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多种养老服务,其中就增设了老人饭堂及送餐上门服务,解决了辖区困难老人中午吃饭的问题。至2013年底,已为1999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了搭(送)餐服务。

    老人饭堂等服务

     

    可在五区推广

    研究报告显示,因老年人服务覆盖面不够广,据2012年底统计,全市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26家,接受服务人数为10713人,仅占户籍老年人的1.8%。

    研究报告中还提到,目前我市老年人服务内容单一,缺乏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除少数镇(街)示范单位外,总体上服务内容仍停留在个人生活照料、清洁卫生方面,服务内容单一。有些服务项目,如精神慰藉、康复护理、心理调适、巡视巡诊等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没有开展。护理员薪酬低、专业知识薄弱,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无障碍设施不足等问题很突出。

    针对上述情况,研究报告提出,目前日间托养、照料服务和老人饭堂仅是试点进行,多数镇(街)、居(村)尚未开展这项服务,可在五区进一步推广;家庭病床服务可在全市五区推进等建议。研究报告已在近日递交市政府。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