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我省老龄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询问。12位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分别向省政府有关部门询问,省民政厅、发改委、财政厅、服务业委、老龄办、教育厅等13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一一进行了回答。
如何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
每市将建一个综合性
老年养护设施
床位不低于500张
王景兰委员询问:如何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发挥政府兴办养老机构的托底作用?
省民政厅负责人回答:公办养老机构的定位主要是为“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重度残疾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
到2020年底,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总量要达到12万张左右。每个地级市要建有一所床位数不低于500张,重点满足城市贫困家庭失能老人需要,集养护、康复、托管、临终关怀等医养服务和培训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人养护设施;每个县(市、区)要建有一所床位不低于300张的综合性社会福利设施。
每个床位省财政
每月补贴不超100元
省财政厅负责人回答:近期将会同民政厅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台一些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民办非营利性、公建民营类养老服务机构给予运营补贴。初步想法,从2014年到2017年,利用4年时间,对民办非营利性和公建民营类养老服务机构,按照老年人实际居住的床位数量给予运营补贴,省财政补贴额每月每床不超过100元。
从今年起,对养老机构参加综合责任保险,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省财政人均补助最高可以达到60元。
如何完善老龄产业政策
暂免征收非营利性
民办养老服务机构
部分税费
刘长海委员询问:如何完善老龄产业政策,以养老消费需求为导向,引导和扶持企业开发生产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
省服务业委负责人回答:在政策方面,暂免征收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部分税费;优先安排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采取划拨方式供地;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服务的医疗机构,设置老年康复病房、临终关怀病房,并给予医疗保定点。在资金方面,按照养老机构建设规模对新建社会办养老机构给予贷款贴息;对正在运营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按照一定的实际入住老人数量给予运营补贴;新办养老机构可按相关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按规定享受财政贴息。
如何推进“医养结合”模式
鼓励社会资本
举办老年病院
临终关怀等机构
高阳委员询问:如何在养老机构中推进“医养结合”模式,建立医疗准入制度,支持那些符合条件的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范围?
省卫生计生委负责人回答:一是要看养老机构周边的医疗卫生资源是否充分,如果很充分、很健全,我们积极鼓励探索多种合作模式。二是养老机构自身规模较大,且周围的医疗资源不是很充分,我们积极鼓励按照医疗机构的设置条件,依法申请、审批设立新的医疗机构。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我们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老年病院、康复医院、老年护理院、临终关怀等机构。
在医疗机构中,专门培养老年病的专业人才,在全科医生培养和专业医师的培训化当中,都专门设立了老年病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如何扶持各类养老机构健康发展
我省将启动
养老机构责任险
老人发生意外可赔偿
何明清委员询问:如何扶持各类养老机构健康发展,从各项综合保险制度方面,相关部门有哪些措施、有哪些想法?
省民政厅负责人:目前省有关部门已经达成共识,决定在全省启动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工作。保险对象为在我省经过民政部门许可并经过相关部门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的养老机构。在保险期限内,入住老人因养老机构责任事故导致的相关费用,包括意外残疾或身故赔偿、意外医疗费用、住院津贴以及救援费用、法律费用、第三者责任,由共保体按照约定进行赔偿。
在推动养老机构责任保险的同时,为了提高老年人抵御意外风险能力,实施了“关爱老年人健康工程”,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项目,每份组合保险保障额度22000元。
如何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
我省拟设立
从业人员准入标准
有望持证上岗
曲宝丽委员询问:如何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资格认证,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