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5-27 21:34:0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日前,李克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小编曾多次参加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省部级和厅局级专题研讨班。各地主管事业单位改革的副省长、具体操作此项工作的厅局长们,都感慨“事业单位的‘眼睛’都在盯着公务员”。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颁布,再一次吹响了事业单位改革的“集结号”。然而,“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当改革涉及养老、社保等核心利益,必然引起各群体之间相互攀比。事业单位的“眼睛”,紧盯在公务员身上,其实并不难理解。正因如此,在养老保险改革中,机关单位能否做到“向我看齐”,已成为是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试金石,是改革能否“破题”的关键。
         
        平心而论,相比公务员,事业单位推行养老改革形势更为迫切。一方面,从为财政减压的角度讲,事业单位是需要先啃的“骨头”。目前,全国3153万“事业人”,是公务员的四倍。倘若,事业单位能够完成社保、养老改革,那么会有“解放”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到民生领域。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从人员类别上可分为,财政全额、自收自支、临时工;从单位性质上,可分为执法类、公益类、经营类,率先开展养老改革,有利于厘清事业单位复杂的人事关系,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铺路。
         
        尽管,事业单位进行养老改革,是一个好“标本”。然而,我们不能忘记,2008年在山西、广东等五省市推行,最终“烂尾”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改革。诚然,五省市事业单位养老改革举步维艰,有各自为政、单兵突进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行政机关的社保改革没有同步推进,造成事业单位社保改革观望、等待情绪浓厚,最终拖死在改革的“路上”。
         
        正因如此,决策部门提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实际就是在顶层设计上,将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的社保改革并列、并行。因此,在具体操作中,绝不能让事业单位独自“上路”。有关方面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抽丝剥茧的智慧,在公平、合理、理性的基础上,“步调一致”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改革。

    关键词:试金石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