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5-27 16:34:03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现行养老服务领域存在的矛盾一直困扰着社会各方,探路养老机构“公办民营”,实现政府养老服务与社会养老服务联手合作、优势互补,不啻是值得尝试的破冰之举,关键在于实际操作过程中,“公办”的特色不能虚拟化,“民营”优势要真正体现出来。
     
        所谓公办要实,就是要养老服务的公益性充分体现出来,通过政策扶持、财政支持等多种路径,尽可能降低养老服务的经营成本和价格,以满足“三无”老人、低收入困难老人、高龄空巢老人等能力可承受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所谓民营要真,就是要在具体的经营、管理、服务上,要放手搞活、放开竞争,在现行法规、市场规则的约束下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管下,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
     
        养老机构公办民营,既不应管得过多、过细,避免“公办”变异为事无巨细的“包办”,又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防止“公办”缺位、徒有虚名。要明确要求、厘清责任、加强引导、严格规范,防止陷入私有化、纯商业的无序发展怪圈,进而确保有效满足社会化养老公共服务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各方共赢。
     
        明确各自责任是关键
     
        养老机构实施公办民营,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它充分实现了公办福利机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完全分离,让双方既有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而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让更多的被服务对象有充分的选择权,倒逼养老机构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养老机构实施公办民营后,如何让其规范化运作,在我看来,明确政府方与经营方的各自责任是关键。
     
        对政府方来说,将养老机构实施民办经营后,万不可出现“一包了之”的责任推卸心态,应转变自身职能,变成监督者。这就要求相关机构既要在政策设计上给予养老机构更为细致的支持,让民营模式找到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又要求他们必须履行好自我的监督职能,在养老服务的准入、运行以及管理上守好门、把好关。
     
        而对养老机构的经营者而言,其首要责任是将养老服务做到最好。最根本的就是要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将养老服务规范化经营。而除此之外,经营者还需要在内部管理上有所创新,在资源整合上有所突破,在提升自我服务上有所改进。只有这些责任得以落实,经营机构才能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倡导养老机构进社区
     
        多数老人都希望“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离家近点,最好就在自家小区内。笔者认为,这应该做得到,也是可以做到的。
     
        现在部分小区居民有反对的呼声,其实他们反对的并不是养老机构进社区,而是反对养老机构混杂在居民住宅楼里扰民。对此,笔者建议,政府要把建“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像建幼儿园等社区配套设施一样纳入住宅小区配套公建项目。既然公办幼儿园可以腾出地方单建,养老机构也应可以单建。这样既方便了托管老人及家属,也不影响小区住宅楼里的其他业主正常生活。
     
        加快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站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新型养老机构进社区已是大势所趋。在我国养老制度尚不能实现全覆盖的情况下,政府“公办民营”养老机构以社区服务为纽带,能更好满足大多数老人居家养老、就近养老服务的各种需求。 
     
        让老有所依


        不再难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超2亿,占总人口14.9%。前不久民政部统计,全国有各类养老机构4万多家,养老床位390万张,仅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32%,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0.6张,50个老人只能“摊”到一张床位。其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和无赡养人的“三无”老人、低收入困难老人、高龄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是十分严峻。
     
        如今贵州省将进一步强化养老服务业的管理,将在贵阳市开展养老机构的“公办民营”试点工作,今年预计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到23张,并加大对保障性养老服务机构的投入,这无疑有助于逐步缓解全社会的养老压力。
     
        作为年过七旬者,我辈有三个期待:一是期待养老金的涨幅能跑赢CPI(物价指数),保障老年人能共享国家和社会改革发展成果;二是期待养老院不再一床难求,政府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建立真正的市场养老机制,准许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三是期待养老方式多样化,繁荣养老市场,并培育养老市场高中低档次分层次的要求。
     
        人人都有衰老的一天,但愿养老服务业能跟进我国社会的老龄化,让老有所依不再成为难题。
         

    关键词:机构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