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5-26 22:33:4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尽管我国正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社会老龄化问题,但在养老产业获得政府大力支持的同时,行业内部却很少有人能破除万难,将微型养老院做得顺风顺水。养老网的小编日前从市民政局获悉,目前全市还没有10张床位的养老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配套设施不达标,微型养老机构很难获批。
         
        10张床位即可兴办养老院、个人也能获准经营养老机构……去年7月1日起,由民政部起草并公布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新规将设立养老院的门槛全面调低,意味着我国进入全民参与养老事业的新历程。不过,小编日前采访发现,由于相关配套措施尚不完善,养老产业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美好。以北京为例,政策颁布实施将近一年,北京还没有一家10张床位的养老机构。
         
        此前有消息称,北京对开办床位数10张左右的养老机构有所限制,对此,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李红兵予以否认。“北京从未限制过企业和个人开办微型养老机构,真实情况是,这类养老院配套设施并不齐全,在消防等方面很难通过审批。”李红兵表示。
         
        事实上,在各监管部门的牵制下,开办10张床位的养老院俨然成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北京礼爱托老所只有10张床位,但是其负责人张雪梅坦言,礼爱护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机构,注册单位是一家跟街道签订相关托老协议的服务公司。由于机构所在地属于住宅,因此当初注册的时候,工商部门的审批无法将其注册为养老机构。此外,消防通道不畅通,也阻碍了公司以养老机构的身份存在,这意味着公司不能获得政府给予养老机构的床位补贴。“其实企业这些年的经营并没有非常透明,而是打了‘擦边球’。”张雪梅无奈地说。
         
        据了解,个人或机构开办养老院,意味着前期要注入大量资金,其中包括房屋租赁、设备购置、人员上岗前培训等,一般在运营正常的情况下,养老院都是在开办三年后才能逐步收回成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养老院负责人表示,养老院床位数太少很容易造成资本回流困难,比如10张床位的微型养老院在商业化运转的情况下很难实现盈利,如果开办者希望尽快收回成本,床位数至少要在50张以上。“希望政府未来能在养老机构前期建设时给予一定补贴,最终实现政府提供场地,专业机构负责运作的模式,这样才能让养老产业良性发展。”张雪梅说。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