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5-26 10:33:44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这次《条例》出台后,将推进工资制度进行改革。《条例》提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问题,主要面向社会,包括同企业同类人员和公务员进行比较;另外还可以根据每年物价上涨幅度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进行适当调整。
         
        专家认为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意味着事业单位工资决定机制发生了变化:过去事业单位工资和机关是绑在一起的,机关涨、事业单位才能涨;今后则由市场决定,只要社会整体工资水平提升,事业单位工资就能随之增长。
         
        事业单位养老金工资有望上涨:
         
        近年来,我国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几乎处于单边增长中,因此事业单位工资预计会处在上涨区间内。
         
        《条例》还提到职业年金的建立,专家认为一旦事业单位建立起职业年金,在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双重保障下,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待遇将有望占到在职工资的七成以上、甚至会逼近八成。但目前企业年金建立还不够规范,参加企业也较少。
         
        我国共有110万个事业单位,3153万在编人员,其中67%以上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