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5-25 22:09:2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福养老网】
        推进养老机构建设——

    3年内新增床位3万张

    记者从天津市民政局获悉,根据养老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从今年起至2016年,本市将进一步加强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力争3年内新增养老床位3万张,总量达到7.6万张,实现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2张的目标。

    从今年起,本市将进一步加强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建设,市级建成公办养老机构6所,区县至少建有1所200张床位以上的公办养老机构,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作用,切实保障“三无”老人、“五保”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供养和护理服务。同时,推进公办机构公建民营,今年起新建公办养老机构,原则上实行“公建民营”方式管理运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积极稳妥地将现有具备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公建民营”。

    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

    重点发展六类居家养老服务

    根据养老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16年,本市9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服务居家养老。为此,从今年起,本市将通过政策扶植,重点发展六类居家养老服务,满足老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这六类居家养老服务包括:政府出资购买服务,保障老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养老机构社区延伸服务,扶持30家养老机构向社区延伸;日间照料服务,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建3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重点对行动不便、空巢和失独老年人开展上门服务;托老服务,由区县政府建设,民政部门负责管理和运营,每个区县建2至3个托老所,提供临时托养服务;呼叫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应急呼叫、远程监测、生活服务,中心城区呼叫服务实现全覆盖;助餐服务,以区县政府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助餐服务,让老年人享受到安全、实惠的配餐。

    推动老年健康产业建设——

    3年兴建6处老年宜居社区

    享有健康,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首要需求。根据养老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本市将从今年起至2016年,推动老年健康特色产业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建6处老年宜居社区,并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居家养老新模式。

    从今年起,本市将围绕推动京津养老服务一体化,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医疗养老服务项目,并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投入老年健康产业,推动建设集住养、医疗、娱乐、精神关怀于一体的养老新载体。

    同时,推动老年宜居社区建设。以静海团泊康宁津园养老综合体为示范,按照可复制、可推广的思路,制定配套的支持政策,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重点发展六大相关产业——

    关照老人衣食住行医娱需求

    根据养老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本市将加速打造养老服务消费市场,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重点发展围绕老人衣、食、住、行、医疗、文化娱乐六大类产业,满足老人的高层次需求。

    今年82岁的李承鑫老人,日前刚刚完成对“百位年华”回忆录机构的咨询,准备定制完成自己的专属回忆录。像李大爷这样注重文化消费的津城老人,时下还有不少。根据计划,本市从今年起,将进一步开发老年用品,支持企业开发老年用具和服务产品,引导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同时,鼓励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中小企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