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网 养老】近年来,非法集资出现了新手法和新领域!大连市民如果发现非法集资活动或者已经因非法集资活动造成损失,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举报报案,或是向各行业监管部门举报,也可以拨打市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投诉咨询举报电话83881564。
非法集资出现了新手法和新领域:
一是假冒民营银行的名义,借国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的政策,谎称已获得或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牌照,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二是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主要是发售虚假的理财产品,或虚构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担保名义非法吸收资金。
三是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旗号,假冒或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开发高新技术等信息,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前景或许诺高额预期回报,诱骗人们向指定的个人账户汇入资金,然后关闭网站,携款逃匿。
四是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或者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方式,引诱老年群众投入资金。
五是以毫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纪念钞、邮票等所谓的收藏品为工具,声称有巨大升值空间,承诺在约定时间后高价回购,引诱群众购买,然后携款潜逃。
六是假借P2P(英文peer to 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名义非法集资,即套用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设立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以高利为诱饵,采取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发布虚假招标信息等手段吸收公众资金,突然关闭网站或携款潜逃。目前P2P的网站借贷发展迅猛,假借P2P名义非法集资也是最近的一个非法集资典型手法。
如何避免投资受损?
1、算计算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我国规定,超过国家规定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不受法律保护,另外,一个企业正常的年利润一般不会超过200%,超高利投资回报不可能维持太久,其中必有嫌疑。
2、看通过政府网站,看该企业是不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法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发行公司股票、债券,是不是国家批准设立的交易场所等等。
3、查通过查询工商登记资料,查明相关企业是不是经过法定注册的合法企业,是否办理了税务登记等。
4、思对亲朋好友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和反复劝说,要多与其他懂行的朋友和专业人士仔细思量、审慎决策,防止成为其发展下线的目标。如果实在无法判断是不是非法集资,除上面的建议应当做到外,还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咨询,情况了解清楚后再做决定。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盲目投资。
非法集资出现了新手法和新领域:
一是假冒民营银行的名义,借国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的政策,谎称已获得或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牌照,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
二是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主要是发售虚假的理财产品,或虚构借款方,以提供借款担保名义非法吸收资金。
三是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旗号,假冒或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开发高新技术等信息,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前景或许诺高额预期回报,诱骗人们向指定的个人账户汇入资金,然后关闭网站,携款逃匿。
四是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或者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方式,引诱老年群众投入资金。
五是以毫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纪念钞、邮票等所谓的收藏品为工具,声称有巨大升值空间,承诺在约定时间后高价回购,引诱群众购买,然后携款潜逃。
六是假借P2P(英文peer to 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名义非法集资,即套用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设立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以高利为诱饵,采取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发布虚假招标信息等手段吸收公众资金,突然关闭网站或携款潜逃。目前P2P的网站借贷发展迅猛,假借P2P名义非法集资也是最近的一个非法集资典型手法。
如何避免投资受损?
1、算计算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我国规定,超过国家规定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不受法律保护,另外,一个企业正常的年利润一般不会超过200%,超高利投资回报不可能维持太久,其中必有嫌疑。
2、看通过政府网站,看该企业是不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法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发行公司股票、债券,是不是国家批准设立的交易场所等等。
3、查通过查询工商登记资料,查明相关企业是不是经过法定注册的合法企业,是否办理了税务登记等。
4、思对亲朋好友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和反复劝说,要多与其他懂行的朋友和专业人士仔细思量、审慎决策,防止成为其发展下线的目标。如果实在无法判断是不是非法集资,除上面的建议应当做到外,还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咨询,情况了解清楚后再做决定。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盲目投资。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