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5-22 22:32:4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医护市场发展缓慢
        
    医护行业的发展需要有力的政策和财政支持。由于消费人群的特殊性,医护行业在初期往往具有非常强的社会福利性质,财政支出决定了医护资源的供给环境。1990-2010年,美国花费在社会福利上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超过10%,同时,医疗消费金额和医护人员的数量也快速增长。而我国以福利院为代表的医护服务需求机构得到的财政支持比重不足0.5%,这直接导致医护市场培育不足。前期基础不足,后期面临医疗卫生体制的约束,同时我国人口深度老龄化的趋势刚刚开始,医护需求高峰尚未到来,医护市场尚在缓慢发展之中。
        
    ◆深度老龄化释放医疗护理需求
        
    深度老龄化更加强调70或7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数据显示,当人的预期寿命为78岁时,就会从75岁开始,护理需求大幅膨胀。这意味着深度老龄化会带来对医疗护理刚性需求的释放,从而促进医疗护理行业的发展。同时,期望寿命的提高,也会带来养老产业链条的丰富和发展。
        
     ◆保险公司如何布局养老产业

        
    从当前综合期望寿命和老龄化分布特点来看,当前保险机构开发养老社区恰逢其时,但盈利大概需要在5年之后。在养老社区的建设中,相对于钢筋混凝土的建设,专业医护团队的培育更加重要,“长期看护”和“专业照护”是切入养老市场的更好端口。第一步做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步谋求与医疗护理行业的深入合作,只有“软硬兼施”,保险机构才能真正分得养老市场的一杯羹。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