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5-19 16:32:0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 国内延迟退休方案悬而未决,但作为“60后”的丁先生,恐怕无论如何也会摊上“被延迟”这档事儿。以丁先生的实际情况,他退休后的收入会明显缩水,如此算来延迟退休好像也是不错的选择。然而,既然怀着一颗想远行的心,工作似乎就成了羁绊。丁先生希望退休后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并能和太太一起去完成行者的梦想。
        
    私企白领福利欠佳

        
        丁先生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平均税后收入18000元,年底照例有红包。公司福利一般,收入的大部分以奖金形式发放,基本工资较低,因此每月实际缴纳养老金和公积金额并不高,此外也没有额外补充的养老金和公积金。
        
    假设现在退休,丁先生估计自己每月最多3000~4000元退休金,幸好50多岁的他有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和一辆“沪牌”车,车子和房子的贷款已经还清。丁先生的女儿也已经毕业工作,他唯一要顾虑的是退休后自己和太太的生活。丁太太50岁退休,每月退休工资仅2800元。
        
    退休前后收入悬殊如何衔接过渡?

        
       50岁前,丁先生也考虑过退休后的安排,只是那时候觉得距离退休还有10多年,因此一直处于“有心”而没有“上心”的状态。时至今日,眼看太太这点退休工资,他多少意识到了一点危机。
        
        前半生的奋斗,给丁先生家庭留下了210万元的存款。去年在创新金融理财产品红火的时候,他似乎一度从各种“宝”中找到了自己退休后获得稳定收入的方式。那时按年化收益率6%计算,每年可赚12万元,足够弥补工资留下的空缺。无奈金融市场瞬息万变,丁先生感慨地说:“谁能想到,一年不到,收益从高峰的7%跌落到5%以下。”于是他抛弃互联网理财,转投近期收益率攀升的银行理财,购买了两款中长期收益率在6%以上的产品。
        
        有了前车之鉴,丁先生特别关注理财市场的变化。他购买过微信的理财宝,参与过百度的百发,关注过P2P产品,最近刚上市号称货基“3.0版”的薪金宝,他也有兴趣尝试。只是丁先生怕这些金融产品的收益率也仅昙花一现,最后难免沦为众“宝”中的一个。
        
       与许多养老金不丰厚的准退休族一样,养老问题困扰着他。不仅如此,繁复的理财品种也让他头疼。“近一年,创新产品眼花缭乱,每款还有其不同之处,像我这样年纪的人,真有些应接不暇。”丁先生道出了部分人的心声,他不喜欢“花哨”,更在乎实实在在的稳健和收益率。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