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网 养老】 我国共有4.3亿户家庭,四成是“单身贵族”或“两人世界,国家卫生计生委14日发布首份《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报告介绍了中国家庭60多年来变迁的特点和趋势、家庭户的数量与规模、家庭的类型与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等内容,总结了在人口政策、城镇化和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家庭的发展与变化特征,分析了影响家庭发展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未来中国家庭发展的政策思路和方向。
报告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国家庭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家庭数量居世界之首;
二、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
三、家庭类型更加多样化,核心家庭比重持续下降;
四、计划生育家庭成为主体;
五、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确立;
六、家庭经济功能收缩,家庭功能重心更多地转向情感、消费、照料、安全和娱乐等。快速的人口老龄化给家庭养老带来挑战,家庭对外部支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此外,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1人户和2人户的微型家庭数量迅速增加。2000年至2010年,1人户数量翻倍,2人户数量增加68%。2000年这两类家庭户占全部家庭户的1/4,到2010年已接近40%,共计1.6亿户。在未来一个时期,微型家庭数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平均家庭规模将会进一步缩小。
同时,中国家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面临突出困难。流动家庭在社会融入、子女教育等方面有一些现实的困难。留守家庭在儿童养育照顾、老人赡养、夫妻关系等方面也面临困难。
其次,快速老龄化给家庭养老带来压力。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养老压力较大,老人独居家庭、留守家庭等一些特殊家庭的养老问题较突出。
再者,家庭发展支持政策尚不够完善。目前,我们尚未建立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长期家庭政策和制度安排。
新华社评论认为,家庭的发展对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的长期均衡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这份报告有助于国家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更多地考虑到对家庭的支持,增强家庭功能,以使家庭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而全面提升家庭可持续发展能力。
比如,国家在生活保障方面给予家庭直接的财政支持,对计划生育家庭建立福利政策体系,并开展家庭服务,重视加强提升家庭婴幼儿抚育、青少年教育和老年人赡养能力等。
报告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国家庭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家庭数量居世界之首;
二、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
三、家庭类型更加多样化,核心家庭比重持续下降;
四、计划生育家庭成为主体;
五、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确立;
六、家庭经济功能收缩,家庭功能重心更多地转向情感、消费、照料、安全和娱乐等。快速的人口老龄化给家庭养老带来挑战,家庭对外部支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此外,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1人户和2人户的微型家庭数量迅速增加。2000年至2010年,1人户数量翻倍,2人户数量增加68%。2000年这两类家庭户占全部家庭户的1/4,到2010年已接近40%,共计1.6亿户。在未来一个时期,微型家庭数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平均家庭规模将会进一步缩小。
同时,中国家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面临突出困难。流动家庭在社会融入、子女教育等方面有一些现实的困难。留守家庭在儿童养育照顾、老人赡养、夫妻关系等方面也面临困难。
其次,快速老龄化给家庭养老带来压力。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养老压力较大,老人独居家庭、留守家庭等一些特殊家庭的养老问题较突出。
再者,家庭发展支持政策尚不够完善。目前,我们尚未建立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长期家庭政策和制度安排。
新华社评论认为,家庭的发展对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的长期均衡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这份报告有助于国家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更多地考虑到对家庭的支持,增强家庭功能,以使家庭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而全面提升家庭可持续发展能力。
比如,国家在生活保障方面给予家庭直接的财政支持,对计划生育家庭建立福利政策体系,并开展家庭服务,重视加强提升家庭婴幼儿抚育、青少年教育和老年人赡养能力等。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