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5-13 20:59:51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新晚报5月12日讯 2013年7月1日,“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新修定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让人想不到的是,昨天是母亲节,还是有部分老妈被儿女“忘了”!

    康乃馨、全家聚餐、儿女祝福……这样的母亲节的主旋律,大概是天下所有妈妈的梦想。可昨天,在这个充满浓浓节日味道的日子里,全市养老机构大约有六成妈妈,却没有儿女陪伴过节。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500多名志愿者却争先恐后地涌进养老院,对非亲非故的“妈妈们”尽起了孝心。

    发短信:

    提醒儿女过节了

    香皂、牙膏、牙刷、毛巾、浴兜,生活用品标配“五件套”,昨天一早就分到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每位老人手中,院里的一百多位“三无”老人还额外多得了洗发露和沐浴露。

    哈市几家公办养老院都在母亲节当天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爱心活动,为老人送一支康乃馨、开联欢会、午餐多加两道“硬菜”……

    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院长邸长生告诉记者,养老院已经提前一周就给院内老人的子女发了短信、打了电话,提醒他们来看看操劳一生的妈妈。

    挺失望:

    仨儿子都没来

    昨天一早,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陈阿姨特意换上了新上衣,等着三个儿子来接自己回家过节。

    “三个儿子呢,老大不来,老二也得来,老二有事,老三也能赶过来。”陈阿姨说,平时他们都忙,春节后,儿子儿媳就没来看望过她。这几天看报纸,到处都是宣传母亲节的活动、广告,估计他们再忙也能想起来这位74岁的老妈。

    早饭吃得兴奋异常、午饭吃得心不在焉,眼看晚饭的时间要到了,可三个儿子不仅连人影都没有,连电话也没打一个。“原以为这一天会和以往不同呢,看来还是一样。”陈阿姨连连叹气。

    从盼望到失望,经历这样的轨迹当然不仅仅是陈阿姨。昨天,哈市养老机构大约有6成的老妈没有儿女看望、陪伴。

    有惊喜:

    志愿者帮尽孝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昨天全市约有500多名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涌”进养老院。

    市中医院的近三十位医护人员送来了健康讲座、义务体检,还为个别体质虚弱的老人开出了进补药方;哈三中高一的10多名学生,将在中央大街一天义卖的钱为爷爷奶奶们买了爱心小礼物,还带来了他们精心排练的小节目逗老人们开心;哈投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热力公司的职工们为老人们送来了生活用品和凉席……

    “志愿者的爱心服务,让老人们感觉非常温暖,可毕竟那份归属感和亲情是谁也代替不了的。”道里区敬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老人过节看见隔壁的老人有子女来看望或被接回家过节,心里特别有感触,甚至有人偷偷抹眼泪。可怜天下父母心,尽管老人们心里感慨万千,可却对外人说“孩子们都孝顺,就是太忙了”。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