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网 养老】截至2013年底,该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8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9%,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100万人。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全新的机遇。调研发现,该市老年人的养老方式逐步多元化,目前该市的养老格局基本是“90、6、4”,即:90%的老人希望居家养老,6%选择在社区和日间照料机构享受长期和日间养老服务,4%愿意到养老机构养老。
针对这种情况,该市面向居家老年人新建一处市级为老服务信息平台、两处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信息平台涵盖了老年人、家属、老年人居住社区等方面的基本信息,以及家政公司、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涉老企业等方面的情况,搭建起老年人与为老服务机构、涉老企业之间的联系纽带。目前,该市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10余处、居家养老服务站400余处和农村幸福院160处。日间照料中心向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供应、保健康复、文体娱乐等服务,同时还针对居家老年人特别是空巢、失独、残疾老年人上门开展助餐、助洁、助浴、助医、代购物品、代缴费用等服务,使老年人在家或者社区就能享受到各类养老服务。
近年来,该市还不断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投入,目前,共有养老机构206处,养老床位27097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超过30张,提前两年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每千名老人30张床位”的要求。
去年,该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统筹城市和农村养老资源,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今年,该市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点,按照“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平台”的基本框架,多措并举,确保到2014年底前,新增养老床位2600张以上;到“十二五”末,实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初步建立起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四级为老服务信息网络系统。
为解决困难老年人的养老难题,该市还致力于建立健全适度普惠型的老年福利制度,完善了城镇“三无”、农村五保老人供养、80周岁以上低保老人高龄津贴等制度,建立了特殊困难老年人护理补贴、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制度。
针对这种情况,该市面向居家老年人新建一处市级为老服务信息平台、两处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信息平台涵盖了老年人、家属、老年人居住社区等方面的基本信息,以及家政公司、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涉老企业等方面的情况,搭建起老年人与为老服务机构、涉老企业之间的联系纽带。目前,该市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10余处、居家养老服务站400余处和农村幸福院160处。日间照料中心向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供应、保健康复、文体娱乐等服务,同时还针对居家老年人特别是空巢、失独、残疾老年人上门开展助餐、助洁、助浴、助医、代购物品、代缴费用等服务,使老年人在家或者社区就能享受到各类养老服务。
近年来,该市还不断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投入,目前,共有养老机构206处,养老床位27097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超过30张,提前两年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每千名老人30张床位”的要求。
去年,该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统筹城市和农村养老资源,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今年,该市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点,按照“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平台”的基本框架,多措并举,确保到2014年底前,新增养老床位2600张以上;到“十二五”末,实现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初步建立起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四级为老服务信息网络系统。
为解决困难老年人的养老难题,该市还致力于建立健全适度普惠型的老年福利制度,完善了城镇“三无”、农村五保老人供养、80周岁以上低保老人高龄津贴等制度,建立了特殊困难老年人护理补贴、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制度。
关键词:服务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