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5-05 09:29:0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透露的一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城市社区建立养老设施比例占到社区72.5%,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仅仅只有6.5%,不及城市的十分之一。
         
        “中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老龄化发展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持续的时间之长,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任务之重,困难之多,压力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在今天的论坛上,窦玉沛表示。
         
        养老网的小编了解到,截至2013年底,我国老龄人口已经突破2亿,相当于英、法、德三国人口的总和。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也超过4千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指出,中国养老机构总量不足,但是往往还有闲置,“这是一个异化现象。”公立养老院异常紧张,民办养老床位空置率在40%到50%以上,造成极大的公共资源浪费。
         
        要解决上述问题,在郑功成看来,必须真正打破城乡分割、官民分割的制度安排,遵循城乡一体化、官民融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公共资源和市场资源。打破城镇老年设施与农村敬老院的壁垒,促使养老服务真正走上社会化繁荣道路。他建议,可以考虑在对土地出让优惠的绩效考核上,以降低床位的空置率为重要评价指标。
         
        窦玉沛表示,目前重机构养老,轻居家养老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包括社会力量对养老服务缺乏全面理解,“一提到养老服务就想到的是建机构,增加床位,并将其作为政府投入的重点和考核的指标,社会投入的兴奋点也多聚焦在养老机构的建设,而对于居家养老服务这一社会需求最旺盛,最符合老人意愿,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模式重视不够。”
         
        阎青春直陈,当前各类护理机构总量不足,且大多数设施简陋,功能单一,服务简约,难以满足老年人护理需求。
         
        此外,政策落实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养老业的发展。“制约养老服务发展的融资难,用地难,收费减免难,用人难,一养多难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民间基本的投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窦玉沛说。
         
        小编获悉,我国将制定和落实《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活力,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发展的主体。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