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频道5月4日电(傅剑川 彭清江)“我们老两口一个月有两千多元的养老金,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没有后顾之忧。”日前记者在了解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政策落实情况时,82岁的冉建刚大爷告诉笔者。
冉大爷原是万东镇新田村村民。2010年,由于他家土地在南万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征用,他和妻子梁大碧由农村户口转为城镇居民户口。“以前是农民,靠种地为生,失去了土地,最初是有点担心。”冉大爷说。
在区人力社保部门为冉大爷办理了“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后,冉大爷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因为冉大爷和妻子参保时已年满60周岁,符合待遇领取条件,夫妻二人在当年就领到了养老金,并从2011年至今连续四年享受了调高的养老金标准。
“两千多元的收入,比以前种庄稼‘好之百倍’,不需要儿女供养!”冉大爷用朴素的话语表达自己的心情。
自2007年全市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政策实施以来,和冉大爷一样过上“城里人”生活的,还有全区2.7万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其中,已享受养老金9000人,累计发放养老金2.7亿元。
随着地区提速发展,我区新征地农转非项目增加,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办理任重责大。万盛经开区人力社保局数据显示,仅去年1月至今年4月,区社保局就为1.2万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办理养老保险,为近3000人发放养老金4000余万元,切实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