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5-04 21:28:54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近日,苏州一家高端老年公寓正式对外亮相,入住价格不菲,一居室每套月租金最低9800元。而且,公寓只接受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对这样的“天价”老年公寓,很多老人直言住不起。截至目前,只有3对老夫妻入住体验,每对老夫妻预付了5万定金。
         
        随着老年社会的来临,一个最大的“中国特色”就是整个社会都处于“未富先老”的境地,尤其是老人的经济状况,更是普遍处于“未富先老”的尴尬。一面是大多数收入低的老人徘徊在为数不足的普通养老机构门前,一面却是政府投资兴建豪华养老机构,却只能满足少数富裕老人的养老需求;尤其是苏州这家投资6亿元的“天价老年公寓”,建得像星级酒店,月租金最低9800元,因多数老人住不起,几乎闲置,可以说是养老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公共养老服务的错位。
         
        目前,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2亿,每年以近1000万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将是目前的三倍,标志着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不可否认,家庭是法定养老主体和老年人养老的基本保障。然而,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城乡群众生活方式的转变,全社会正面临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问题。老年人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需要国家和地方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建立多种型态的养老服务机构。然而,我国老年人群体中,中低收入者占绝大多数。因此,我们的养老机构,要普惠大众,即以“普及型”为主,“提高型”为辅。
         
        所谓“普及型”,就是面向绝大多数中低收入老年群体,提供“一个房间一张床”式的普惠型养老机构;所谓“提高型”,就是为少数高收入老年人,提供“五星级享受”的豪华养老机构。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普及型”与“提高型”两者可以并存,但需要分清主次,即“先普及后提高”,并要区别对待,运用不同扶持政策和管理模式促其共同发展。
         
        对于“普及型”养老,应定性为公益性社会福利事业,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辅以社会资助和民间资本投入,面向大众,实行低收入有偿服务,让普通老百姓享受制度的优越性,共享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成果,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晚年衣食无忧。而对于“提高型”养老,则应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探索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为高端老年群体提供高消费的星级服务。也就是说,“提高型”养老,是非公益性的以赢利为主的服务机构,不享受政府资金、土地投入等优惠政策,自主经营,自我发展。
         
        时下,一些地方由政府出资兴建“提高型”养老机构,将众多的中低收入老年群体拒之门外,显然偏离了养老事业普惠大众的服务宗旨;特别是让豪华养老机构闲置,或挪作他用,既浪费了公共资源,又制造了新的社会不公,应立即予以叫停,并予以纠正。地方政府应把有限的财力,用于扶持、引导“普及型”养老机构关注民生,关注真实需求,真正满足普通百姓的养老需求,推进我国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天价公寓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