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很多人直接想到的是多一套房子租出去,租金用于补贴养老金。事实上,除此之外,以房养老的模式有很多种。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称倒按揭。老人将房屋抵押给有资质的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每个月从该机构取得贷款作为养老金,老人继续在原房屋居住,去世后则用该住房归还贷款。这种模式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欧美国家盛行30多年。
以大换小,以“热”换“静”,赚取养老金。租出大房,再租入小房;或租出学区房等热门房产,租入合适房产;或售出大房,换购小房,用差价款养老。
入住老年公寓。将房子出租出售,自己入住老年公寓。去年榆次区等地楼盘曾试推一室一厅 老年公寓小区,计划推行酒店式公寓管理,但一直没有动工。
将住房出售,再租回原住房。用该笔款项交纳房租和养老。
这些以房养老模式并非与子女养老和社会养老相对立。事实上,以房养老并不能免除儿女们的赡养义务,也不能成为所有养老金来源的全部,而只是其他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
在“4+2+1”的家庭模式下,仅靠独生子女一代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压力重重。而以房养老的养老模式恰恰可以减轻有房产的老年人的子女负担,改善“有房富人,现金穷人”的状况。
当然,以房养老也是有其必要条件的。首先是有独立产权房产,相比而言,偏远农村住宅不包括在内,农村老人被“屏蔽”在外;其次,房产一直处于保值和增值通道,房屋价值和租金没有大的“跳水”;第三,房屋需老人独立居住,否则,老人身故,子女可能处于无房可住的境地。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