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网 养老]近两年,陕西西安市陆续开办了不少的社区老年餐厅,希望为更多空巢、独居老人的就餐提供方便。日前,养老网的小编调查却发现,一些社区老年餐厅来用餐的老人数量并不多。实惠又营养,作为政府财政惠民举措的老年餐厅,老人们为啥不愿去?
饭点,就餐者寥寥
“三菜一汤,每顿8块钱,管饱吃、饭菜味道好得很。”碑林区广东味之郎餐厅内正在用餐的高伟民老先生指着跟前的饭菜说。“自从有了老年餐厅,我每天中午都过来吃饭。”高先生告诉调查人员。
广东味之郎餐厅是碑林区柏树林街道老年就餐配餐服务中心,餐厅自去年11月开始,每天中午11点半到12点之间,为附近社区的老年人提供低价饭菜。据社区老年餐厅老板何卓远介绍,店里的老年餐荤素都有,饭菜都很清淡,而且周一到周末的食谱每天都不同。“每天换着花样,调节老人的胃口,还能全面补充营养。”何老板如是说。
“这里的饭菜很清淡,能嚼得动,挺对我胃口。”正吃饭的75岁老人王国栋对饭菜很满意。与他同桌的王大爷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人年纪大了手脚不方便,家里也没人做饭,现在有这么个老年餐厅,一下子解决了我吃饭的问题。”
调查人员随机访问了几位在餐厅用餐的老人,大多数老人都对老年餐厅的饭菜口味表示满意。调查人员大概数了一下,中午的饭点上,来这里用餐的老人却不到20人。餐厅经理张艳告诉调查人员,社区报名老年餐的也就这二十几位老人,还不一定每天都来齐。上个月每顿饭6块钱,店里赔了不少钱,成本实在回不来,1月份涨了两块,现在是每顿8块,老人比上个月又少了几位。
开通巷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老年餐桌的老年餐按月收费,去年一个月是180元,今年起每月收240元,目前报名的老年餐的只有4户老人。柏树林街道办工作人员透露,广东味之郎餐厅承接的是下马陵、开通巷、兴隆巷、菊花园等附近4、5个社区的老年就餐服务,在社区老年餐厅报名老年餐的总人数才有20来位老人。他们统计该区域7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500人,不少都是空巢、独居老人,吃饭多少都存在问题,却不来报名。
部分老年餐桌“遇冷”停业
柏树林街道老年就餐配餐服务中心与经九路社区“夕阳红爱心餐厅”是社区与餐饮企业广东味之郎餐厅、渝香宛酒店合作开办的老年餐服务中心。这两家餐厅是目前西安市为数不多的、在餐饮企业用餐的老年餐厅,来就餐的老人数量不是很多。
那么,其他社区的老年餐厅经营如何?调查人员了解到,大部分社区的老年餐厅都是社区独立承办的,在社区开设固定区域的“老年餐桌”负责社区及周边高龄、独居、空巢等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就餐,同时兼顾为其他特殊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
调查人员走访发现,目前很多社区的“老年餐桌”因人数太少入不敷出,近期停止供应老年餐。北火巷社区老年餐桌、武警社区老年餐桌等个别老年餐桌每天仅有两三人吃饭。东风坊社区老年餐桌、文北一社区老年餐桌、西影社区老年餐桌、王前社区、红旗社区、渭滨社区等老年餐桌因天冷无人光顾已暂停供应,计划天气暖和了再营业。
“如果不和餐饮企业合作,社区独立承办老年餐服务,成本根本包不住,现在吃饭老人少了,生意惨淡,就只能被迫暂停老年餐服务了。”碑林区东仓门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老人为啥不愿去老年餐厅?
据了解,老年餐的办理,只需要身份证和户口本直接和社区联系即可,社区会向办理老人发放“老年爱心卡”,老人每天中午持“爱心卡”到老年餐厅就餐,每餐6—8元就能吃饱、吃好。以胡家庙社区为例,街道发给登记的老人每餐6元餐票,老人自己再花最少2元就可以到就近的风味小吃城任选一样饭食。
既然老年餐办理流程简单、饭菜也可口,为什么大部分老人不愿意去就餐?调查人员对西安市内几个社区的老人进行了随机采访。
碑林区开通巷胡大爷说:“我们老陕人喜欢吃面,在家里自己做几分钟就做好了,老年餐都是米饭,吃不习惯,还要花冤枉钱。”中行工业420栋社区的兰玉梅告诉调查人员,她下楼买菜很方便,平时吃饭也不讲究,在家做几块钱就吃饱了。兰玉梅老伴李松柏老先生也表示:“偶尔去外面吃一顿还可以,天天吃餐厅的饭可不习惯,冬天天冷也不想出去。”未央区翁家庄翁左明则表示:“如果附近的老同伴能一起去吃的话,人多热闹才会去。”
另外,由于老年餐一次需要交够一个月的用餐费用,很多老人觉得这样太固定,有时候可能不想在老年餐厅吃饭,并不是每天都要吃。不去吃也不退钱,很多老人表示很难接受。
调查人员在碑林区下马陵社区和开通巷社区得到证实,老年餐费用一次性交清,不吃饭也不能退钱,因为报名之后意味着给餐厅打过招呼,餐厅按照报名人头每天做固定数量的饭,成本已经提前支出了,所以退不了,建议老人办理前先考虑清楚。
饭点,就餐者寥寥
“三菜一汤,每顿8块钱,管饱吃、饭菜味道好得很。”碑林区广东味之郎餐厅内正在用餐的高伟民老先生指着跟前的饭菜说。“自从有了老年餐厅,我每天中午都过来吃饭。”高先生告诉调查人员。
广东味之郎餐厅是碑林区柏树林街道老年就餐配餐服务中心,餐厅自去年11月开始,每天中午11点半到12点之间,为附近社区的老年人提供低价饭菜。据社区老年餐厅老板何卓远介绍,店里的老年餐荤素都有,饭菜都很清淡,而且周一到周末的食谱每天都不同。“每天换着花样,调节老人的胃口,还能全面补充营养。”何老板如是说。
“这里的饭菜很清淡,能嚼得动,挺对我胃口。”正吃饭的75岁老人王国栋对饭菜很满意。与他同桌的王大爷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人年纪大了手脚不方便,家里也没人做饭,现在有这么个老年餐厅,一下子解决了我吃饭的问题。”
调查人员随机访问了几位在餐厅用餐的老人,大多数老人都对老年餐厅的饭菜口味表示满意。调查人员大概数了一下,中午的饭点上,来这里用餐的老人却不到20人。餐厅经理张艳告诉调查人员,社区报名老年餐的也就这二十几位老人,还不一定每天都来齐。上个月每顿饭6块钱,店里赔了不少钱,成本实在回不来,1月份涨了两块,现在是每顿8块,老人比上个月又少了几位。
开通巷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老年餐桌的老年餐按月收费,去年一个月是180元,今年起每月收240元,目前报名的老年餐的只有4户老人。柏树林街道办工作人员透露,广东味之郎餐厅承接的是下马陵、开通巷、兴隆巷、菊花园等附近4、5个社区的老年就餐服务,在社区老年餐厅报名老年餐的总人数才有20来位老人。他们统计该区域70岁以上的老人有近500人,不少都是空巢、独居老人,吃饭多少都存在问题,却不来报名。
部分老年餐桌“遇冷”停业
柏树林街道老年就餐配餐服务中心与经九路社区“夕阳红爱心餐厅”是社区与餐饮企业广东味之郎餐厅、渝香宛酒店合作开办的老年餐服务中心。这两家餐厅是目前西安市为数不多的、在餐饮企业用餐的老年餐厅,来就餐的老人数量不是很多。
那么,其他社区的老年餐厅经营如何?调查人员了解到,大部分社区的老年餐厅都是社区独立承办的,在社区开设固定区域的“老年餐桌”负责社区及周边高龄、独居、空巢等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就餐,同时兼顾为其他特殊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
调查人员走访发现,目前很多社区的“老年餐桌”因人数太少入不敷出,近期停止供应老年餐。北火巷社区老年餐桌、武警社区老年餐桌等个别老年餐桌每天仅有两三人吃饭。东风坊社区老年餐桌、文北一社区老年餐桌、西影社区老年餐桌、王前社区、红旗社区、渭滨社区等老年餐桌因天冷无人光顾已暂停供应,计划天气暖和了再营业。
“如果不和餐饮企业合作,社区独立承办老年餐服务,成本根本包不住,现在吃饭老人少了,生意惨淡,就只能被迫暂停老年餐服务了。”碑林区东仓门社区工作人员表示。
老人为啥不愿去老年餐厅?
据了解,老年餐的办理,只需要身份证和户口本直接和社区联系即可,社区会向办理老人发放“老年爱心卡”,老人每天中午持“爱心卡”到老年餐厅就餐,每餐6—8元就能吃饱、吃好。以胡家庙社区为例,街道发给登记的老人每餐6元餐票,老人自己再花最少2元就可以到就近的风味小吃城任选一样饭食。
既然老年餐办理流程简单、饭菜也可口,为什么大部分老人不愿意去就餐?调查人员对西安市内几个社区的老人进行了随机采访。
碑林区开通巷胡大爷说:“我们老陕人喜欢吃面,在家里自己做几分钟就做好了,老年餐都是米饭,吃不习惯,还要花冤枉钱。”中行工业420栋社区的兰玉梅告诉调查人员,她下楼买菜很方便,平时吃饭也不讲究,在家做几块钱就吃饱了。兰玉梅老伴李松柏老先生也表示:“偶尔去外面吃一顿还可以,天天吃餐厅的饭可不习惯,冬天天冷也不想出去。”未央区翁家庄翁左明则表示:“如果附近的老同伴能一起去吃的话,人多热闹才会去。”
另外,由于老年餐一次需要交够一个月的用餐费用,很多老人觉得这样太固定,有时候可能不想在老年餐厅吃饭,并不是每天都要吃。不去吃也不退钱,很多老人表示很难接受。
调查人员在碑林区下马陵社区和开通巷社区得到证实,老年餐费用一次性交清,不吃饭也不能退钱,因为报名之后意味着给餐厅打过招呼,餐厅按照报名人头每天做固定数量的饭,成本已经提前支出了,所以退不了,建议老人办理前先考虑清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