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4-26 13:27:44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民办养老企业的难题
         
        江都“好苏嫂”养老院,自2012年7月成立以来,事业办得红红火火,因资金紧缺,而无法扩大规模,从而直接制约着养老院的发展。
         
        眼下,银行在民办养老资金扶持方面,始终放不开。在民办养老企业调查中,大约80%的企业认为资金紧、融资难,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我是去年10月份投资近2000万元建起的养老院,工商部门帮我办理抵押登记手续,从银行贷款600万元,现在一年利息就要还50多万元,全部家产都押上去了。”江都幸福家园老年公寓的樊老板掰着手指给笔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水一吨2.5元,电一度0.80元,光是水电支出,每月就在15万元左右,用不起。如果水电按民用价格执行,每月水电费减少三分之一,日子就好过多了。”
         
        小编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省、市出台了多条措施,鼓励支持民办养老产业发展,对社会办福利机构补贴标准作了明确规定。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补贴开出的仅是“空头支票”。时至今日,租不起房、贷不到款、享受不了补贴等问题仍然是困扰民办养老业发展的一道难题。
         
        民办养老机构贷款为什么这么难?笔者走访了江都农商行信贷科,他们提出,民办养老业不同于私营企业,投资大、收益快,而民办养老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一旦遇有不测,所有贷款将很难收回,这是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一条重要原因。
         
        目前,有的民办养老院租用的场地因缺少土地证、房产证,无法向银行提交抵押物,这也是民办养老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又一因素。有的企业向银行难以获贷,不得不依赖于民间借用,无疑增加了经营成本。
         
        江都工商局副局长步湘毅在接受采访时提出,目前民办养老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扶持,难以生存和发展下去。建议由政府出面协调担保机构,解决民办养老机构的贷款抵押问题;加大财政对民办养老服务业的投入,落实相关补贴规定,从资金层面支撑民办养老业发展;改进信贷方式,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和优惠利率,破解民办养老业发展瓶颈等,为民办养老业发展营造更宽松的环境。 此外,招工难,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大问题。
         
        情暖夕阳霞满天
         
        “要不是你们帮助出谋划策,这养老院真的难办下去。”4月2日,扬州市江都幸褔家园老年公寓樊老板找到大桥工商分局局长唐国庆,请求个事。她原先办的企业不景气,去年转产投资近2000万元,建起了养老院。运行了一段时间,入住率不高,负债经营,想利用闲置设施,对外兼营,贴补亏损。听罢,唐局长随即约了大桥镇民政科鞠科长一同来到养老院,从养老宣传、护理服务、老人保险到日常运营等进行一一指导,使她顿展愁眉。
         
        江都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新服务模式,通过“银院洽谈” “牵线搭桥” “院保合作”等方式,帮助养老企业破解资金、用工难题。
         
        组织“银院洽谈” ,想方设法为养老企业融资打通“最后一公里” 。江都幸福家园老年公寓是去年底刚刚建成的一家民办养老院。由于定位高、投入大,院主一直为资金发难。得知这一情况后,该局主动为养老院联系银行和担保公司,组织“银院洽谈” ,面对面接触,并帮助办理了担保手续,最终从银行贷款600万元,解决了扩建中的资金难题。去年以来,该局通过多种渠道,先后帮助3家养老企业融资860万元,使他们顺利地迈过了资金这道坎。
         
        主动“牵线搭桥” ,真心诚意帮养老企业招工“说亲结缘” 。春节前几天,江都夕阳红养老院有2名外地护工提出来要回家过年,这一突如其来的要求,使得本来人手就不够的护工更加紧张。为此,院主何平急得束手无策。该局经济开发区分局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帮助与辖区内家政服务公司联系,临时借用2名护工,解了燃眉之急。何平感激地说:“要不是工商干部出面协调,这帮老人春节都过不好,太谢谢了!”
         
        为了帮助养老企业解决护工难招、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该局主动牵线搭桥,与人社局联手,利用春节后招工旺季,开展“求职体验”活动,遨请求职者到护工培训点和养老企业体验,找准适合自己的岗位。今年已先后与人社局和劳动力就业管理处联合举办两期招聘会,有26名求职者与养老企业喜结“良缘”。
         
        促成“院保合作”, 千方百计替养老机构解除缺失保险“心病”。入住老人意外摔伤,是养老企业最担心的事。为让养老企业“不受伤”,该局多次出面与民政、保险公司协调,宣传养老保险政策,讲解养老保险常识,动员老年人参与保险,由养老院、入住者为毎张床位支付一定的保费,并签订《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意外伤害保险合同》,统一投保,有效解决责任风险和伤害纠纷,达到院保合作,互惠共赢。
         
        为保障消费安全,及时调处消费纠纷,该局还在全区13个镇的公办敬老机构和6家民办养老院建立消费维权投诉站,只要一个申诉举报电话,工作人员就能及时赶到,成了老年人身边的“110” 。
         
        在积极做好扶持服务工作的同时,该局还加大指导力度,帮助民办养老机构建立健全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促使民办养老院守法经营,规范运作,做出品牌。
         
        “民办养老机构的建立全由个人出资,投资大、风险高、回收慢,需要政府政策扶持。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调研,从准入登记、招工培训、抵押融资等方面提供服务,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平安、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江都工商局副局长步湘毅说。

    关键词:扬州市举措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