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4-25 09:14:43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记者从山东省政协召开的“推动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对口协商座谈会上获悉,截至2013年底,全省有民办养老服务机构748家,总床位10万张,占全省养老床位总数的29.6%,其中,从2003年到2013年的十年间增加了655家,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山东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过半无证上岗

    2008年以来,省老龄办与省财政厅连续六年共安排4400万元资金“以奖代补”,奖励扶持了220个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较好地带动了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积极性。

    然而,我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营状况却是喜忧参半。据省老龄办介绍,我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中亏损的有298家,占40%,持平的369家,占50%,营利的81家,占10%。

    齐鲁网记者了解到,我省70%以上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用房属于租赁,造成整体布局不合理;省里缺少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市场准入、机构管理、服务监督、职工待遇等方面的具体规范;全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1.19万名从业人员中有56.8%的人员是无证上岗,71.5%的护理人员年龄超过40岁,平均月工资2000元以下的占65.9%,没有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的有517家,占69.1%。“招人难、留人更难”的困境成为阻碍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参加省级养老培训每人补贴2000元

    省民政厅介绍,我省在调动社会参与养老服务业方面已出台相关政策。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转业退役军人创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自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5年内免收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参加省组织的高级护理员和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培训的,每人补贴2000元。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组织及个人,华侨以及国外的申办人在省内设立外资养老服务组织和机构,与内资养老服务组织和机构享有同样的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

    省发改委、省老龄委等多部门建议,在山东省沿海城市建设养老产业带,促进沿海文化旅游、养老休闲和生命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我省养老品牌。此外,在金融、土地和人才培训等方面更多向养老服务业倾斜,为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业创造有利条件。

    政协委员:要将养老院和托儿所放在一起

    “说是‘朝阳产业’,现在还‘摸着黑’呢”,听完省有关部门的汇报后,省政协常委刘俊福认为,把养老话题当做省政协今年对口协商的“开头炮”非常正确,尤其是在济南和泰安两地考察后感受颇深。刘俊福建议,把养老院和托儿所放在一起,营造出“让老人看见孩子,孩子看见老人,一起生活在花园里”的美好画面。

    “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是市长的职责,其他方面是市场的职责。”省政协委员孙建国建议,把养老服务业当作新兴战略性产业来对待,政府对养老服务业应该做到“既扶持又管理”。


    关键词:山东人员机构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