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4-23 23:20:35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养老】2014年04月21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养老床位总数要达每千名老人40张以上,护理型床位占一半,民营床位占七成;统一公办民营、内资外资养老机构的补贴标准;在全国最先提出“人均养老设施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这一标准。
         
        调结构:半数为“医养结合”护理型床位
         
        江苏省比全国早1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事业备受“一床难求”的困扰。截至2013年底,江苏省共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1494.79万,占人口总数的19.65%,高于全国近5个百分点。现有2338家养老机构中,公办的占63%,总床位数仅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86%。
         
        省民政厅副厅长钮学兴介绍,此次《意见》将在床位总数和结构上进行重大调整。今后5年,江苏省每千名老年人将拥有40张床位,其中民营占七成以上,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将公有产权养老院交给民间资本运营,让公办机构“活起来”。江苏省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数量逐年增多,已占老年人口的15%,“医养结合”护理型床位需求增加。今后5年,护理床位占比将由目前的23%提高到50%以上,护理人员全部参加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率要达到90%以上。
         
        “中国式养老”以家庭为主,今后仍有96%的老人要居家养老。《意见》提出,到2020年,符合标准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所有城乡社区,全省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达80万人以上。“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纳入城乡医保定点范畴,老人就近就便看病,解决养老和医疗双重需求。
         
        促公平:统一公办民营、内资外资补贴标准
         
        “对养老床位的补助政策向护理型床位倾斜,统一公办和民营的补贴标准,这一重大调整更体现公平。”省老龄办副主任杨立美介绍,《意见》首次明确,从2014年起,对符合条件的自有产权和租赁房产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分别给予不低于1万元和5000元每张床位的补助。通过贷款贴息、直接融资补贴等办法,让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养老产业。对符合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企业的养老机构,省财政给予20万元至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免除养老机构的固话、有线电视、宽带等安装接入费,有线电视维护费减半收取。
         
        钮学兴表示,此次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力度最大的一项政策是内资外资一视同仁。包括江阴夕阳红老年公寓在内,江苏省已有几家养老机构和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及地区合作联办。今后,养老服务市场将全面对外资开放,并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手续,让外资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破瓶颈:人均养老用地不低于0.2平方米
         
        拿地难、用地贵,越来越成为限制养老产业发展的瓶颈。省发改委服务处处长张瑞丽解释,以往养老土地供应政策仅限于公办和非营利性机构,对民营机构缺乏土地政策支撑。此次《意见》则在全国率先划出“硬杠杠”:各地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时,必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设置养老服务设施。
         
        江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城乡社区《意见》还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将按每百户20-30平方米配套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已建小区按15-20平方米标准调剂解决。这一标准将被纳入政府考核,达标的社区,财政将给予奖励。《意见》还细化了土地供应政策,比如,对营利性养老机构用地,参照成本逼近等方法进行地价评估,采取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或返还收费的方式提供土地;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床位数在200张、500张和1000张以上重点项目,通过“点供指标”提供土地。
         
        南京大学社工系主任陈友华认为,江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城乡社区《意见》关注农村,明年70%的农村社区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并将农村福利院重新定位,向区域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发展,让农村老人享有“院舍式”服务成为可能。“《意见》如能全面实现,江苏的养老格局将从生命照料,过渡到康复医疗和精神关爱层面,满足更多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