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些城市对“医养结合”作出积极尝试,常见的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在医院中建养老病房。以济南医院老年公寓为代表,其特点是医疗服务有保障,但床位少。该公寓现有入住老人90多人,床位数量有限,要想增加床位面临很多困难。老年公寓已占用了医院一半的资源,老人越多,医疗运转成本越高。目前,老年公寓既没有得到卫生部门支持,也没有得到民政部门支持,资金全部来源于医院。其实,在病人不是很多的一般规模的医院推行“医疗养老”模式,可以吸引一部分病源,但如果没有政策及财政支持,也很难维持和发展壮大。
第二种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尝试办养老院。比如青岛市前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的康乐老年护理院。这种模式是养老院挂靠医院,经济上各自独立核算。有专业医务人员坐诊,老人看病及时方便,使得老年公寓更有竞争力、社区医院业务量增加。但是,受社区医院场地有限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这种模式推广起来有一定困难。尽管如此,社区医院兼顾养老是一种新的尝试,老年人能得到更好照料,对社区医院来说也有了新的发展途径。
第三种是养老机构与医院比邻而建。在广州,从海珠北路到海珠中路,有市第一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省人民医院门诊部、广州军区总医院等10多家医院,围绕这些医院,周边有5家社区养老机构和5家其他养老机构共6000多个床位,入住率超过九成。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入住率,主要是因为医疗优势非常突出。这种模式下,医院、养老院各自独立,关系较为松散,但遇老人患病需要急救时,离大医院近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但大医院不是为老年人专设的医疗机构,对于非急症类疾病仍需老年人长时间排队等待,看病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