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4-22 19:26:51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为了扶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今年,本市将改造或新建50个拥有50至100张床位的街乡镇级养老照料中心,面向社区老年人口提供服务。计划到2015年,全市所有街乡镇辖区内都将有一所面向社区、服务多元的养老照料中心。
         
        在日前举行的一场形势政策报告会上,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透露了上述信息。
         
        李红兵指出,养老机构结构性不均衡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城区养老机构人满为患,但相当一部分乡镇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只有百分之二三十。到2015年,全市85%的乡镇敬老院有望实施公建民营改革,以盘活这部分资源,缓解老人照料难问题。
         
        李红兵还针对关于“9064”养老服务模式的一些误解做了解释。他说,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6%社区养老、4%机构集中养老,不是将三者分割开来,也不是把老年人归到其中哪一类,更不是“有钱就机构养老,没钱就居家养老”。“实际上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三个阶段,其中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人、绝大部分时间所面临的问题。”李红兵说。
         
        李红兵还透露,海淀区养老(助残)服务券“券变卡”试点工作已经稳步开展,并计划向全市推进。为调动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小型社区养老机构,本市还将扶持10家有专业规模的养老服务商连锁经营,提供就近全托和居家养老服务。
         
        目前,本市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压力。李红兵形象地比喻道:“现在,北京每5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相当于4个人抬轿子,轿子里坐1位老年人。”
         
        在台下近800名听众中,汪荣春是特地向单位请假来参加报告会的。“今天我知道了居家养老不是政府不管你了,而是把更多的社会力量汇集起来,一起解决养老问题。”面临退休的她少了许多焦虑。
     
        此次报告会是本市“聚焦改革、情系民生”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的第三场。通过系列报告会,市人力社保局、市交通委、市国资委等部门负责人将针对互联网上征集到的热点难点问题陆续举行报告会,并邀请市民到现场听报告、提问题,促进交流沟通。
         
        现场解答
         
        1、“以房养老”必须要卖房子?
         
        李红兵:“以房养老”被曲解了。以房养老是抵押或置换房子获取服务。比如把中心城区、三四环以内的房子置换,其中的差价就是可利用的资源。“反向抵押”政策只是探索,不是主流。最近,保监会在北京等几大城市正在做试点。
        

        2、居家养老是不是政府不管,靠老年人自己养老?
         
        李红兵:不是说在家里待着政府就不管你了。居家养老也会有志愿者等人来帮忙解决问题。这是用更好的办法汇集社会力量,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3、失独老人入住养老院怎么办担保?
         
        李红兵:在北京,这样的家庭大约有几千个。失独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如入住养老机构无担保人。通过建立一些基金,以及社会企业的参与,能够为失独老人开辟绿色通道,解决担保的问题。希望今年能出台相关政策。
         
        4、民营养老院面临拆迁停办时,老年人怎么办?
         
        李红兵:去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民政部门作为养老机构的主管和监管部门,要求养老机构在正常退出的过程中,要保障入住的每一位老年人的权益。公办养老院今后的一项责任就是,在其他养老院转换过程中临时接收老人。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