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4-17 11:25:3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养老网
    的小编根据财政部日前公布的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若今年预算执行情况基本符合预算,则在剔除财政补贴因素后,201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今年或将陷入收不抵支的境地,当期“亏空”1563亿元。
         
            网民认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尚有欠缺,要真正做到“老有所养”,必须尽早破除养老金双轨制,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拓展多元化资金来源。
        

        制度安排可改进
         
           在分析养老金“亏空”成因时,网民“Leo W ei”认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晚,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后到现在退休的职工,其领取的养老金,都是提前支取的,他们领取的是现在和未来的劳动者缴纳的养老金,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需要供养的老人越来越多,未来养老金账户的缺口将会越来越大。
         
           网民“张立美”表示,一方面养老金缴纳过程中的拖欠、拒缴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在社保体系改革前,广大国有企业未能足额为其员工缴纳养老保险。个别地方人为挪用养老金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还有网民提出,“双轨制”也是造成养老金“亏空”的一个重要原因。
         
        并轨迫在眉睫
         
        不少网民指出,破除养老金“双轨制”已迫在眉睫。
         
        网民“kara颜”指出,“双轨制”一直不破除,老百姓怨气越来越大,保险交的越来越不情愿,因为政策变化多端,就算交了以后也不一定能享受到应有的保障。养老金“空账”决不能是笔“糊涂账”。要解决养老金空账的问题,更要使社会财富按合理比例合理流向,就要打破公务员和社会人员之间的养老“双轨制”,实行统一社会保险。
         
        网民“鲁冠球”建议,在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养老金发放水平的同时,将公务员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实行与企业职工相同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确保公务员和企业职工在养老金的缴纳、享受上实行相同的制度,使养老“双轨制”走向并轨。
         
        急需“开源引水”
         
        除了破除养老金双轨制,还有网民建议,应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拓展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
         
        网民“李爱”说,随着人口红利期的结束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中国面临“未富先老”的局面,“现收现付”的养老体系将面临巨大的支付压力,逐步做实个人账户,以便资金进行投资“保值增值”,有效避免养老金收不抵支风险。
         
        网民“张立美”认为,要通过政策让“骨感”的养老金收入盘子丰满起来,国家要降低企业和公民的税负,提高养老金的单位与个人缴存比例,将单位缴存养老金部分一并存入个人账户,以提高企业和公民缴纳养老金的积极性。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