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国遍地群花争艳,处处呈现生机盎然的阳春4月,追寻着博鳌论坛吹响的养老产业国家经济新动力的号角,全国首届养老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海南三亚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和部分省市老龄办的官员、银行保险金融的高管、养老地产业和养老信息服务业的总裁、地方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和高等学府专业研究机构的研究养老和金融的专家,共计150多人聚集一堂,共商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在短短一天的研讨会上,到会代表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应对几亿老人的养老服务,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活力。养老产业已经历史性的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养老产业必将拉动社会服务产业链大发展,催生更多的新型产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增添全新的经济发展动力。
12日上午9点,研讨会第一个登台发言的是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博士,他以《我国养老产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为题,代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演讲。
吴玉韶谈到:我国现阶段的养老产业面临“环境优”、“需求大”、“政策好”的三大机遇。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国家层面大力提倡发展服务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为养老产业大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大环境。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2013年老年人口总量超过2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目前2300万,按照每年新增100万计算,到2050年全国将达6000万。失能老龄人口目前有3800万,占全部老龄人口比例的19%。城乡老人超过50%的空巢化以及家庭小型化,独生子女家庭和失独等情况意味着养老产业在未来将出现爆发性的市场需求。
吴玉韶判断,包括老年健康管理服务业、老年康复护理业、老年家政服务业、老年文化教育业、老年宜居服务业、老年金融理财业在内的六大养老产业未来前景十分可观。
吴玉韶指出,为了让养老产业健康有序的高速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2013年以来,国务院连续下发了三个有关养老服务的重要文件。有关部委也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文件,很多地方政府也相应的拿出了配套政策。这些都预示着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进入了“黄金期”。
吴玉韶认为,养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随着养老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市场和老龄产业作用将更加凸显。政府能力是有限的,相对而言,市场和社会作用是无限的。
吴玉韶指出,发展养老产业要研究先行,要特别重视养老产业发展三要素:市场需求调研、有针对性产品研发以及人性化服务。政府要有所为,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监管市场、营造环境多下功夫。也要有所不为,不能以事业代替产业,不能仅以养老服务补养老保障的缺陷,不能把养老服务办成养老福利。
国家老龄办信息中心主任李伟对吴玉韶的演讲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吴玉韶的主题演讲,有深度、切合实际,分析诚恳到位,展望客观现实。随及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成功的主题发言一下子把研讨会的气氛拉升到高潮。
紧接着中国保监会王志超发表演讲,一篇专业性很强的《保险业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演讲,把会场代表带进了“保险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女少将郭渝成关于实行全面健康管理建设的发言,给养老事业营造了一种充满人性、充满亲情、充满和谐、充满健康、充满关爱的健康管理气氛。郭渝成将军指出,我国目前健康管理是以治病为主的医疗模式,这种模式下形成看病的人越来越多,看病越来越难,患者负担越来越重,医患矛盾越来越深。对于老年人就更甚,很不利于我国居家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她主张用健康管理来构建健康医学模式,打一场全民健康管理的保卫战,有效面对慢性病与老龄化这两大挑战。
上海老龄科研中心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上海海阳老年事业发展服务中心董事长徐超,是来自一线的养老机构工作者,他一登上演讲台,就大谈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化、数字化、虚拟化社区,为老人提供全天候、全方位、一站式服务的构想,他认为这是养老服务进街道、进社区、进楼组、进家庭的最好模式。
海南丰兴精密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沈旗卫,在发言中重点介绍了精密科技在老年人生活中的一些应用状况和成效。他诙谐地说:精密科技与老年现代生活的结合,是使老人与家庭与社会形成“亲情永不失联,病情永不失联”的佳境。
上海群业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郭玉群,做了题为《中国老年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发言,他重点介绍了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智利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养老产业发展特色,指出美国2012年的健康医疗产业支出占到GDP的20%,达到2.5万亿美元。由此可见,养老是大有作为的产业。他提出通过刺激多元化项目设计的养老产业发展模式,政府、公益组织、商业机构实行联动,形成养老产业链良性发展态势。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