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4-16 17:25:21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3月中旬,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2014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安排意见》(下称《安排意见》),明确2014年新增公办养老机构床位1.5万张,新增民办养老机构床位5.5万张,构建居家养老服务支持机制覆盖100万人等。尤其在补助标准、用地政策方面作了进一步明晰,有望突破养老服务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瓶颈。
        
    土地划拨政策期待细则

         
        钟玲是占地40亩、有150个床位的荷塘花邨老年养生中心负责人。她本打算今年再开办一家新的养老院,但《安排意见》的出台,让她把计划放慢了脚步,“有了那么多那么好的政策,我想等等看,能不能落到实处。”钟玲说。《安排意见》中提到的“新增民办养老机构床位5.5万张”令钟玲感到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可行,但要新增床位,首先还是要有地。在钟玲看来,土地、床位、客源、收入……整个养老服务行业都是环环相扣的:没有地,就难以新增床位;没有新增的床位,老人住不进来,民办养老机构的营运也有困难……
         
        钟玲在《安排意见》中涉及土地政策的内容下面特意划了线,“毕竟对于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来说,所有成本中土地成本所占比例最大”。钟玲认为,省政府此前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里提到的,民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公办的养老机构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已经“为我们民办养老机构开了一个绿灯”。而《安排意见》进一步对土地划拨政策进行了明确,让她更有了期盼。“一直以来,民办养老机构要获得跟公办养老机构一样的划拨土地是非常困难的。现在的政策落实后,床位目标可以顺利达到,养老产业将会有质的飞跃。”
         
        钟玲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拿出细则,并且针对民办养老机构的需求,详细说明办理相关手续所需的材料、申请流程和相关要求等,“免得跑空趟趟”。
         
        补助政策还盼可持续
         
        《安排意见》中提到的“对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每个补助30万元”,让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党工委组织员俞元峰眼前一亮。他告诉记者,2014年温江区柳城街道办计划建成3到5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有钱补助肯定是好事,基层的热情肯定高!”
         
        他认为,《安排意见》的出台对于被政府购买服务的各类养老服务组织来说,会让他们在运营上的信心更足;另外,“适当的激励保障措施,能够帮助他们拥有一个有保障的"金饭碗"。”但他同时指出,目前市、县统筹安排补助的具体办法还未出台,“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的激励政策有待完善,要坚持社会公益性的基本取向,有待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进一步细化。”
         
        《安排意见》出台之后,位于成都市石人南路100号院的晚霞托老所的站长雷芳秀也是读了又读,尤其文中涉及民办养老机构的内容。
         
        对于像雷芳秀这样的民办养老机构一线运营负责人来说,“能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是最重要的事情”。而资金补助的落实是最立竿见影的举措。
         
        雷芳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月托老所总收入为5万元左右,老人的生活成本加上工作人员的工资,每个月托老所固定的支出是4万多元,“除去成本,几乎所剩无几。”
         
        雷芳秀的疑虑在于,《安排意见》中明确提出,民办机构新增床位才有补助,而维修改造床位有没有补助并没有明确。“我们这里已经没有办法增加新床位了,如果没有维修改造床位的补助,也没有多余资金对床位进行改造维修。”
         
        站在托老所院子里,记者举目四望,这里被居民楼包围,已经没有拓展新地的空间。50位老人和10名工作人员住在两层高的楼房里,大小不一的起居室里放着不高的钢床,和老人们必需的生活用品,显得有些逼仄。如何在没有补助的情况下提高老人生活质量?雷芳秀将希望落在了相关政策中提到的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养老机构给予运营补贴上。“这条政策的落实,大家还能拿到一点补助。但要持续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希望政策继续支持。”雷芳秀说。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