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 上 海
  • 重 庆
  • 天 津
  • 新 疆
  • 河 北
  • 甘 肃
  • 山 西
  • 辽 宁
  • 吉 林
  • 浙 江
  • 江 苏
  • 山 东
  • 安 徽
  • 福 建
  • 黑龙江
  • 江 西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四 川
  • 云 南
  • 贵 州
  • 西 藏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陕 西
  • 青 海
  • 宁 夏
  • 内蒙古
  • 港澳台
  • 2014-04-14 13:24:4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南京祖堂山银发社区三家养老机构昨天上午派出20多位医护人员和护理养老员队伍,来到鼓楼区工人新村社区,向老人解读眼下机构养老的具体情况及服务内容,社区400多位老人面对面聆听了医护人员的介绍。“我们这些老邻里能不能集体入驻,在养老院也形成社区效应?”面对一些老年居民的诉求,祖堂山社会福利院庞志春院长当即表示,院里现在共有1330张床位,整体入住率还不足50%,完全有空间来建设机构内的“熟人社区”。
        
    老人进养老院担心没熟人
         
        “我是中大医院的退休教师,平时在社区玩的几个老伙伴都是80岁上下的老人,每天早晚都要见几次面。如果进了养老机构看不见他们,还真的不习惯。”说话的老人姓吴,儿女在国外定居7年,自己和老伴年岁大了,想住进机构养老,但考虑到机构多半是陌生人,怕入住后不习惯。去年应标进入祖堂山银发社区的南京宏善护养院院长叶梦欣女士立即表示,这种想法完全可以兑现。据她介绍,南京十四所也有一批退休的老知识分子有同样的想法。叶院长介绍,宏善在银发社区经营290张养老床位,完全可以把临湖的5号楼共50张床位拿出来,提供给中大医院及十四所等退休教师和知识分子入住,建立养老机构中的熟人社区。
         
        祖堂山社会福利院院长庞志春说,这些年,一些出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老人需要入住机构养老,而他们很多人早已习惯了平时熟悉的环境,非常担心在养老机构面对陌生人,与自己原先的生活环境差距太大。“老人对机构养老的要求几乎每一两年都在微调,再也不是简单的提供伙食、家政服务、护理员上门等,他们对文化的要求标准在逐渐提高。”据叶梦欣介绍,刚才提到的吴姓老太太,提出想把自家钢琴搬到养老院,像先前一样每天与老邻居老朋友自娱自乐。
         
        建熟人社区完全有条件
         
        国悦护养院主任梁飞说,现在有相当一些收入较高的老人,已经不满足于养老院能提供医保刷卡、医疗保健等硬件服务,更看中养老院是否能提供“私人定制套餐”。他透露,国悦护养院目前入住了近50位老人,他正在构想把几幢楼宇之间的户外空间用葡萄藤、紫藤、石榴花、香椿树等打造成山清水美的农家田园,为老人们营造自己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
         
        庞志春说,祖堂山社会福利院共有1330张床位,是南京最大的银发社区,设有养护中心、医疗中心、疗养中心、康复中心、老年大学等多个区域。去年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引进两家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公办民营的试点。为了帮助老人认知机构养老的具体内容,去年起三家组团迎接老人进入银发社区实地走访了解,今年起将定期派出医护及养老服务员进入社区,为老人进行医疗保健、护理常识、膳食营养、社工干预等服务。
         
        “我们与其他两家是合作关系,各自拿出自己的服务优势来争取老人的口碑。”庞院长说,祖堂山社会福利院有800张床位,目前入驻了近500位老人,他们主要承担政府的基本养老服务功能,收住特殊困难老年人、孤老优抚对象、经济困难孤寡、失能、高龄等老人。记者了解到,作为政府办的养老院,祖堂山集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专科护理、康复训练、社工干预、精神慰藉、文体娱乐、膳食营养等八位一体,还拥有二级医疗资质、市医保定点机构等优势。对于宏善护养院想建熟人社区,他说完全可以,“只要老人需求,我们立即提供。”
         
        一位姓鲁的老太太昨天拄着拐杖来到现场,为了证明自己还有行为能力,上午独自去银行转存了5万多元。“像她这样的独居老人,入住院里我们将派护理服务员或者她的熟人陪着一道去做这些事,避免出现意外。”

    关键词:养老院养老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

    最新图片文章

    最新文章